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日訊 2021年4月份,膠州市發起了《關于開展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 打造平安膠州和諧膠州的倡議書》,膠萊街道探索新模式,最先開展這項工作,王珠新村是第一個試點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揮家風的文化功能至關重要,平時開會宣傳等形式起不到太大作用,具體執行起來效果也不明顯,有了積分就不一樣了,村民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膠萊街道黨工委委員王厚梅說。

村民村民正在用積分兌換商品
“寧常欽拾金不昧,撿到外村一部手機并物歸原主,加5分”“陳翠英被村里評為‘好婆婆’‘美麗庭院’戶加5分”……3日下午,記者來到了膠萊街道王珠新村,黨委書記李志敏正在記錄“好家風”美德評議積分臺賬。“臺賬上村民們的積分‘收支’情況一目了然,今年5月份以來,通過‘好家風’加油站,我們村已經有十幾個村民有加分了,有的直接兌換了東西,有的把積分攢著,想兌換更好的。”李志敏說道。
通過家庭為單位,“一戶一卡”,每戶基礎分為100分,美德評議會根據村民日常行為采取加分和減分方式,按照“基礎分-減分+加分”方式,實時積分,動態調整,超出100分的部分,可以在“好家風”加油站免費兌換物品,包括查體大禮包、床品、米、面、油等;積分累計還與村民年終福利、享受上級政策和評先評優推薦相掛鉤。

李志敏(右)正在記錄“好家風”積分兌換臺賬
疫情防控、掃雪除冰、鄉村綠化、母親節、端午節……大事小情都少不了志愿者的身影。“我就在村里小水滴志愿隊里,上個季度只加了5分,有的村民已經加好多分了,這說明我還得多參加志愿服務,為村里做實事兒,向鄰居們學習,多賺積分才行。” 王珠新村村民寧祥強說。
8月30日,膠萊街道王珠新村的家風大講堂正式開講,村民姚雨佳講述了《錢氏家風》的故事。“參與活動,不僅通過一句句家風家訓的經典名言,向村民們傳遞好風氣,還能根據參加教育文體活動,在村里獲得4分的積分,我就想趕緊攢到50分,給俺爹換一個健康查體大禮包。”姚雨佳說道。
王厚梅告訴記者,王珠新村每季度都會對村民積分情況進行匯總,在評議委員會通過之后,將積分結果在村莊微信群、村里宣傳欄公示。在她看來,除了物質獎勵,每季度的“張榜公示”激勵作用更明顯。誰家哪一方面做得好一目了然,可以激勵大家努力提升美德修養,共創好家風。
據了解,王珠新村增設美德評議積分制度,在組織架構上出現了美德評議委員會,積分標準分為四大類,包括遵紀守法、行為文明,熱心公益、支持發展,誠實守信、勤勞致富和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不僅如此,還根據村里實際情況設立了“好家風”理事會,推行四項制度、四項工程和五項行動,好家風“加油站”的出現,實現了制度從“上墻”到“落地”,最終落實為優良家風培育行動。
“膠州市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成立‘三家’建設協調小分隊,定期走訪鎮街村居,膠萊、鋪集、李哥莊等12鎮街都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三家’活動,建立健全‘好家風’評議會制度、家風學堂培訓等制度,廣泛開展尋找‘最美家庭’、推薦文明家庭等活動,目前已推樹各類特色家庭1000余戶。”政協膠州市委員會調研科科長喬海嘯說。
良好的家風在經年累月的家庭生活中必然會產生潛移默化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需要文明家庭的建設,膠州市正從家庭著手,致力于在全市上下形成共建溫馨家庭、共創文明新風、共享美好生活的濃厚氛圍。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通訊員 王雪妍)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