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觀海新聞9月11日訊 今天,2020創客中國(青島賽區)暨第六屆“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大賽決賽落下帷幕,高性能低成本輕型航空發動機等創新項目脫穎而出,掀起青島創新創業的又一個小高潮。
“市長杯”這個全國知名的創新創業標桿賽事,儼然已經成為一張青島的“創新”名片。副市長耿濤出席。
匯聚頂尖創新項目
后疫情時期,市場面臨眾多不確定性,但青島創新創業的熱度依然不減。今年大賽征集參賽項目數首次超500個,匯集高端裝備及先進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防疫抗疫及頤養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頂尖項目,與青島產業發展方向緊密相連。
經過激烈角逐,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性能低成本輕型航空發動機獲得一等獎;核芯互聯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的國產高速高精度數模轉換器(ADC)項目、青島洪珠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的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獲得二等獎;青島精銳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四兩撥千斤”的平衡式氣控角座閥、青島國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EESig半實物場景化電子仿真平臺、青島同和浩瀚紡織有限公司的新型接觸冷感纖維應用獲得三等獎。另外,全球首創碟管式膜柱互聯智能工廠等19個項目獲得大賽優勝獎。

其中,高性能低成本輕型航空發動機具有結構簡單、零部件少、工作可靠和使用維護方便等優勢,在高空高速高機動靶機、高速反輻射無人機、戰場偵察無人機、空對地誘餌及中程導彈等武器裝備上具有廣闊市場應用前景。
獲得二等獎的國產高速高精度數模轉換器(ADC)項目,采用28nm先進工藝,高速而低功耗,應用在航空航天、通信、工業等領域,打破高性能ADC芯片被國際廠商把控的局面。
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解決了漏播率和明薯收獲兩個行業共性問題,在今年7月初召開的山東省創新科技大會上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創客為何紛至沓來
為何如此多優質項目紛至沓來?答案是青島在金融、科技、產業融合發展的基礎優勢及成熟的產業配套。

作為輕型航空發動機領域的佼佼者,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中科院的技術人才優勢、青島軍民融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資源優勢和資本市場優勢,是科研院所與資本市場“雙加持”的典范。在中科航星常務副總經理楊曉潔看來,在青島的落地有一個重要因素——青島建設了國內唯一一個同時兼顧輕型航空發動機整機和部件試驗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臺,支撐了中科航星一系列高水平發動機產品研發。
回國創業的核芯互聯總經理兼首席技術官胡康橋認為,青島的政策支持和產業集聚度是最大的吸引力。EDA(電子設計自動化)服務、房租補貼、一次性項目啟動經費補貼、工程流片費用補貼等支持,讓這家芯片設計初創企業在青島落地幾乎是拎包入駐。
而“市長杯”大賽更讓創客獲得了知名度和政府背書,特別是搭建了與投資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帶來了更多的市場資源。
就在進入決賽前夕,青島正大合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濤拿到了一筆15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他今年的目標是營收翻倍。
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企業參加“市長杯”后有54家營收明顯增長,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67.5%,19家企業累計獲得外部機構投資3.582億元。
發掘新銳企業的平臺
從拼產業、拼招商到拼人才、拼創新,城市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作為創新創造能力最強的一個群體,創客是城市重要的戰略資源。無論是新興產業的突破,還是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都需要發掘這些創新種子。
從某種意義上看,始于2015年的“市長杯”大賽已經成長為推動青島發掘新銳企業、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引擎。
過去5年,“市長杯”累計發掘、培育優秀創新項目近1500個,其中800多個項目獲得工信部“創客中國”平臺背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多個項目入圍“創客中國”大賽200強、24強,國家1類抗腫瘤生物新藥、納米纖維產業化應用等項目更是在“創客中國”總決賽中獲獎。
由市民營經濟局、青島科技大學聯合發布的全市首個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力報告顯示,前五屆“市長杯”大賽參賽項目中,服務業新業態項目占25.4%,高端裝備產業項目占24.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占19.3%,傳統產業占比呈下降趨勢。這與青島“新產業”穩步發展,“新業態、新模式”顯現活力的趨勢相吻合。
通過舉辦“市長杯”大賽,青島最大程度地聚合激發市場活力,人才、技術、資本、市場等各種創新創業要素發生化學反應,一批中小微科技類、平臺類企業快速成長起來。歷年參賽企業中有295家企業成為專精特新企業,1家被推薦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成為青島市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2家企業被山東省工信廳認定為“瞪羚企業”。
另外,多賽道辦賽是今年大賽的創新之處,通過“區域賽、創客賽、專題賽、北京賽”等賽事的互動耦合、同頻共振,實現在更大空間范圍內整合創新資源,推動全國優質創新項目來青安家落戶,匯聚青島未來城市發展的合伙人。
“多賽道辦賽,特別是北京賽,促進了中小企業在區域間的合作交流和資源整合。通過辦賽來雙招雙引,把一些好的項目吸引到青島。”市民營經濟局局長高善武表示。(青報全媒體記者 周曉峰)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