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0日訊 8月31日,由青島市賽航職業培訓學校和漳縣眾匯職業培訓學校共同承辦的東西部協作職業技能電焊工培訓班在漳縣眾匯職業培訓學校順利開班;9月7日,由青島市如玉女子職業培訓學校和漳縣眾匯職業培訓學校共同承辦的東西部協作職業技能育嬰員培訓班在新寺鎮順利開班。

由此拉開了即墨區與漳縣兩地聯手集中開展漳縣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勞動力技能培訓促增收的大幕。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決策部署,根據《即墨區·漳縣“十四五”東西部協作行動方案》要求,即墨區和漳縣兩地人民政府將進一步深化即墨區·漳縣東西部協作,努力提升漳縣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勞動力的職業技能水平。重點采取由即墨區企業對漳縣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勞動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或者由即墨區及漳縣培訓機構對脫貧人口勞動力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勞動力開展訂單、定崗、定向等“組團式”培訓,努力提高職業技能培訓實效。
在開班儀式上,漳縣勞務辦段主任強調這次培訓是綜合運用“送教下鄉”方式,按照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原則,采取理論知識講授為輔、實際操作訓練為主進行。要求全體學員一定要提高認識,充分了解技能培訓在求職、就業和務工當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一技之長所能帶來的實惠,珍惜這次東西部協作技能培訓機會,開發自身潛能,努力學習技術,拓寬就業渠道,實現就業增收。同時要求負責培訓的學校要進一步強化師資力量,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設置課程,提高教學質量;要配合就業服務機構對培訓合格的學員進行跟蹤服務,培訓后要做好相關行業領域就業推薦、創業指導等服務,著力提高培訓成效。
開班式結束后技能培訓全面開始。這次培訓探索開啟了“漳縣·即墨培訓—輸轉—就業”直通車模式,即墨區·漳縣兩地培訓機構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由青島市如玉女子、賽航職業培訓學校兩家培訓機構帶著青島就業崗位,按崗位需求,精準培訓,提高了培訓針對性和有效性;漳縣眾匯職業培訓學校與青島市培訓機構主動對接,優勢互補,撬動了兩地人力資源的市場配置,提高了培訓實效性。(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通訊員 朱雷 文/圖)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