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嵌入中國汽車與裝備行業數字化、可視化、標準化及全球化進程
國赫通:供應鏈創新能帶來什么?
汽車商品出口正成為國際貿易新的增長點。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商品出口金額達到507.8億美元,同比增長66.2%,進口金額達到483.2億美元,同比增長56.5%。
從過去進口高于出口,到如今出口多于進口,中國向著汽車出口大國加速邁進,這使得原本就體量巨大的汽車流通市場迎來新一輪擴容,與之相關聯的汽車供應鏈產業由此受益。僅以細分領域——汽車物流為例,前瞻分析推測,到2024年我國汽車物流的規模將突破1.2萬億元。
由物流服務切入整個汽車流通市場,如今,一家總部位于青島的“專業綜合性公司”將在汽車流通領域擔當起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新使命。這家公司的名字叫青島國赫通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赫通”)。
今年7月,在國家商務部等8部委公布的第一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名單中,國赫通是青島入選的5家企業之一。通過整合物流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業務,國赫通以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為載體,有效鏈接港口、海關、金融機構、倉庫等,為客戶提供車輛與裝備供應鏈一站式解決方案。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產汽車與裝備行業向數字化、可視化、標準化及全球化方向發展。
供應鏈≠物流
所謂供應鏈,目前業內較為精確的釋義為:“圍繞核心企業,從配套零件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
在汽車流通領域,汽車及相關配件出口涉及的諸多環節,正是由這根鏈條打通并串聯起來的。尤其是疫情發生以來,為滿足市場需求,汽車廠商必須最大限度縮短訂貨處理周期,提高整個物流系統的反應速度和動作效率,而要實現這一需求,一條專業且高效的汽車與裝備供應鏈所能發揮的作用愈發舉足輕重。
“很多人對我們的第一印象或許就是國際汽車物流,負責把國產汽車運送到海外,其實遠不止于此。”對于自家公司所開展的業務,青島國赫通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孫赫宏表示,國赫通所開展的是汽車與裝備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業務,需要通過供應鏈思維統籌協調船舶、飛機、車隊等資源,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物流供應鏈服務。
國赫通公司總部的數據可視化大屏讓孫赫宏的表述“一目了然”。這是一個囊括了海運、汽運、鐵運、空運等多式聯運布局,詳細標注著海外倉信息,并實時體現航線運作數據等信息的大數據平臺。

孫赫宏通過數據大屏可以實時了解航線運作數據。
“我們有效利用信息化與數字化,實現物流動態的全程可視化,以及在線訂艙、在線客服、在線追蹤服務。”孫赫宏表示,透過國赫通打造的數字化服務平臺,客戶可以實時查詢委托貨物動態,金融機構則可以實時查看在海外倉的貨物狀態,以降低風險。同時,通過大數據資源的整合,國赫通還實現了船、車、機、貨之間的智能匹配,有效為客戶提供整車與零部件智能化服務。
依托現有供應鏈資源,國赫通還在搭建一個面向海外汽車經銷商的開放平臺。通過該平臺,海外汽車經銷商可以與國產汽車生產商實現網絡線上對接,并通過附屬的支付和物流模塊實現整個交易的線上閉環化。“這一功能同樣適用于汽車與裝備銷售企業和海外終端商的對接,將極大降低中國企業出口的銷售成本,實現中國汽車與裝備銷售的‘無國界’化,推動企業銷售網絡在世界范圍內快速分布。”孫赫宏說。
“海外倉”優勢
在國赫通的供應鏈體系中,關于海外倉的布局占據了重要一環,成為破解跨境商品時間受限痛點的重要舉措。
依托自身的“海外倉”和海外合作資源,一方面,國赫通將海外客戶常用的汽車和裝備產品提前備貨到旗下海外倉中,實現銷售前置,可以進行汽車和裝備的產品海外展示,并實現海外現貨銷售,大大縮短了海外客戶對中國產品需求的銷售響應和產品供給時間。
另一方面,通過將常見高頻次零部件儲備在“海外倉”,國赫通還建立起海外零部件分撥中心,可以將原來售后備件從國內采購所需幾個月的時間縮短到銷售前置的以星期為計算單位,使海外消費客戶可以享受到當地最快捷的售后零部件供給,最大程度提高售后服務水平,改善中國汽車與裝備客戶的售后體驗。
“我們目前已經在秘魯的卡亞俄、墨西哥的曼薩尼約、菲律賓的馬尼拉、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坦桑尼亞的達累斯薩拉姆等地開設海外倉。”孫赫宏表示,這些海外倉分別具備海外物流屬性、金融監管屬性、銷售和投資支持屬性、售后服務屬性。
其中,海外物流方面,具備海外清關、港口服務、海外倉儲和運輸職能,可以實現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投資地的區域物流服務;金融監管方面,利用倉儲設施和物聯網技術,國赫通可以為中國金融機構提供海外金融監管服務;銷售和投資支持方面,“海外倉”可以為中國制造業企業提供海外銷售展示與代理、海外采購代理、海外投資咨詢的場所;售后服務方面,國赫通在“海外倉”中設立了售后服務中心和培訓服務中心,為中國海外的汽車與裝備提供售后維修技術支撐,同時為海外倉輻射的出口國家培養和輸送售后服務人才。
“海外倉”加持下,當前,國赫通的海外業務已占到其整體業務的2/3,國際物流覆蓋全世界100多個重點港口、機場。也正是基于此,國赫通業務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服務的客戶已包括中國重汽、陜西汽車、東風柳汽、宇通客車、中通客場、山東山推、長安汽車、柳州五菱等10多家汽車與裝備制造龍頭企業,以及山東臨工、山東山推、徐工集團、三一重工等重型裝備制造龍頭企業。
降本“良方”
相比較單一的汽車物流,有效整合了國際海運、國內水運、國際班列、國際航空、國內陸運、國際陸運的國赫通,在車輛與裝備流通供應鏈上為客戶降低了成本。
孫赫宏舉了一個例子:公司一個大客戶生產需要大量零件供給,傳統模式下,是從單個供應商處將大量零配件匯總后一次運輸,為節省物流成本,供應商盡可能等到車輛滿載才供貨,無法保證生產供應鏈的及時性。同時,由于不同供貨商發運信息溝通、運輸安全、作業標準不一,非常不利于客戶的生產供應鏈運營管理。
在該客戶將業務交付國赫通之后,這一痛點很快便得以解決。國赫通同時運營著多個其他汽車主機廠的零部件物流項目,通過運力共享實現運力利用最大化。通過設置運營生產零部件前置庫,國赫通根據客戶生產計劃合理安排運輸方案,將倉儲與生產、配送緊密連接,倉庫前置保持工廠最小的庫存,降低配送成本與倉儲成本。“對于特別緊急零部件的配送,我們也設計了空運與陸運聯運的物流模式,實現效率與成本均衡。”孫赫宏透露,此模式的運作為該客戶降本30%-50%,提升了企業盈利能力。
國赫通還通過對供應鏈設備的改造升級,破解當前存在的外貿出口“用艙難、用艙貴”問題。
Auto-Rack是國赫通針對轎車和SUV等乘用車專門設計制造的一種汽車支架,原本只能裝兩臺乘用車的40尺集裝箱,使用Auto-Rack特種支架后可以裝4臺乘用車,降本30-40%。據透露,國赫通使用此項技術+公海聯運模式為南京馬自達提供東北與華南的整車分撥業務累計降本比例接近20%。目前,這項技術和模式還被引入了奇瑞汽車、五菱汽車等廠家。
通過強大的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國赫通將商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有機融合到一起,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綜合服務。
而在汽車與裝備供應鏈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孫赫宏又將目光投向了電建行業,要幫助國產風力發電設備“走出去”。“風電是我國新能源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個戰略重點,風電‘走出去’有利于展示中國的風電技術和實力,體現中資企業的綠色環保形象。”孫赫宏透露,汽車與裝備供應鏈的很多環節同樣適用于風力發電設備的出口,目前公司正在策劃推進相關項目合作。(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 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