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理念,從人才培育、基層治理、融合發展等方面著手,積極探索“黨建+”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增添了強勁動力。2021年上半年,該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億元,同比增長40%;實現工業產值2691.3萬元,同比增長37%;完成稅收3287萬元,同比增長54.3%。
黨建+人才培育
凝聚鄉村振興力量
走進大村鎮西南莊村,路南一側的“大村鎮西南莊黨校”牌匾格外引人注目。“黨校揭牌以來,我們相繼接待了幾批學員前來學習。根據大家不同的學習需求,我們邀請不同的老師進行專業授課。”西南莊新村黨委書記丁連國告訴青島西海岸報記者,從過往學員的反饋來看,大家對黨校的環境和教學質量都非常滿意。
農村基層黨員教育資源分散、力量薄弱,存在“進黨校難”“全覆蓋難”“常態化難”的瓶頸。為此,大村鎮探索性創建了青島市首家村級黨校——西南莊黨校,開辟了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培養新陣地。西南莊黨校建有學術報告廳1處、教室2個、研討室5個,可同時培訓300名學員,聘任高校、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黨校的專職教師和老黨員、實用型技術人才等兼職教師進行授課。黨校啟用一個多月,已培訓學員近800人次。
同時,大村鎮還拓展提升原有的東方紅紅色博物館,與西南莊黨校配套形成大村鎮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截至目前,基地已接待參觀人員2800余人次,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新高地。
黨建+基層治理
拓展服務群眾路徑
“老丁,明天有時間嗎?我們村又有一位出行不便的老人需要理發。”“有,一定到!約個具體時間吧……”西南莊“火炬黨小組”成員丁志會在微信群里回復信息,他義務給附近村里身體不便的老年人理發已有十幾年,每年的理發次數達200余人次。
大村鎮以西南莊“火炬黨小組”為試點,積極建設“新村黨委—黨小組—黨員”聯系溝通新模式,讓老黨員、老干部在基層治理中繼續發揮光和熱。以西南莊“火炬黨小組”為例,其成員由西南莊、河外、前堯、大堯、大石嶺、小石嶺6個網格村的新中國成立前老黨員、老干部組成,現有成員23人,他們在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黨員服務全覆蓋,做到了群眾身邊事“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
大村鎮20個新村“火炬黨小組”工作已全面鋪開,共計走訪群眾350余人次,開展活動76次,協助處理信訪積案、難案7起,解決環境衛生整治、村級矛盾調解等民生問題120余件,實現了網格管理全覆蓋。
黨建+融合聯動
推動鄉村抱團發展
單個自然村資源稟賦不一、發展潛力有限,各自為戰搞發展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大村鎮以村莊組織結構優化調整為契機,深化區域統籌和融合聯動,20個新村帶領115個網格村抱團發展,吹響了鄉村振興“集團沖鋒號”。
西十字路新村地處偏遠地帶,各網格村之前均處于負債狀態。新村成立后,建立了農村工會聯合會和職工之家,整合各網格村閑置土地進行招租,大力發展草莓特色產業,保留傳統的鱘龍魚孵化養殖,打造了西部鄉村特色旅游線路,村集體資產已達1092萬元、經營性收入174萬元,村莊美譽度和集體收入實現“雙提升”。
此外,大村鎮還聚焦產業發展,大力打造鄉村振興產業集聚區,已形成以新型建材為主導的產業集群核心區,做強以現代農業為主導的農業產業先行區,推動工業強鎮和農業富民“雙線并舉”。截至目前,產業集聚區已引進新材料、新制造項目25個,盤活閑置土地80畝、廠房3.3萬平方米,每年可實現工業產值2億元;建成各類農業園區49個,打造“三品一標”特色農業品牌16個,市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15家,實現村民家門口就業近5000人。
(稿件原載于2021年9月8日《青島西海岸報》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