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3日訊 青島市民政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中有關9月5日慈善日的要求,集中開展慈善宣傳教育,普及慈善法律法規,大力弘揚慈善文化,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愛心總動員,引導鼓勵人們義行善舉,形成濃厚的慈善氛圍。近年來,青島的愛心集體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和抗擊新冠疫情等關鍵時刻,作出重要貢獻。現將部分愛心集體的事跡予以刊發。

青特集團有限公司1958年創建于中國青島,是一家跨地區、跨行業、多元化的大型企業集團,在全國擁有青島、北京、濰坊、成都、太原、長沙、湖北7大生產基地,27家子公司。經過60多年的開拓進取,已發展成為中國重要的專用車及零部件生產和出口基地。2020年集團年銷售收入127.6億元。納稅9億元。
集團還先后榮獲“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全國機械工業先進集體”、“首屆中國優秀民營企業”、 “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中國機械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中國汽車零部件自主品牌十佳企業”、“中國汽車服務星級評選★★★★企業”等榮譽稱號。
青特集團在重視企業發展的同時,肩負社會責任,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常懷感恩之心,努力回報社會,先后安排下崗、待業人員1200余名就業,近年來,出資近3000萬元支持教育、養老、扶貧等公益事業,在公益慈善的路上不懈前行。
關注教育事業。自2004年至今每年的教師節、六一兒童節集團領導都到學校慰問教師和學生累計捐助慰問金130多萬元,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城陽十五中建校,公司一次性捐助38萬元;2006年,城陽十中建校公司捐助40萬元。2008年青島農業大學揭牌儀式捐助1萬元。2008年奧運會為青島奧帆小學和殘奧帆賽捐款70萬元;資助解決了18名小學生、9名高中生高中至大學階段的全部學費;2011年,捐款30萬元用于青島市創業基金會扶持青年人群;為牟家村小學修建學校和學生餐廳捐款20萬元。青島農業大學建校60周年捐助20萬元。2013年青島理工大學建校60周年捐助10萬元。2019年向山東英才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助學金20萬元。同年,捐贈100萬元與青島大學設立青特教育發展基金,近年來,青特集團為青島市教育事業捐助金額達百萬余元。

幫扶老年人事業。集團領導每年在老人節前后到周邊社區看望、慰問老人,每人給予200-600元不等的慰問金,自2007年開始到目前累計捐贈錢物達287余萬元。2010年以來,青特集團又捐贈10萬元與青島老年藝術專修大學冠名資助七彩風民族樂團,向青島市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捐款20萬元。

熱心社會公益事業。2008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青特集團在第一時間通過紅十字會向災區捐款140多萬元用于抗震救災,后又捐款50萬元建一所希望小學,加上職工自發捐款和特殊黨費,集團共向災區捐款197萬元,創城陽區內資企業捐款之最。2010年又向玉樹地震災區捐款66萬元;2011年出資貳千萬元冠名青島市城陽區青特集團慈善基金,每年拿出20萬用于資助社會困難群體。2012年至2013年向青島市光彩事業促進會捐贈100萬元用于社會扶貧救助。2014年至2020年分別向菏澤、貴州關嶺、成縣、云南、西藏等困難地區定點資助扶貧救助金115萬元。并率先捐助50萬元協助成立了青島市同心促進會。捐款籌建30畝“同心·青年林”,捐建“同心·益農書屋”,堅持每年走訪慰問農村低保困難戶,組織理事企業開展“送健康進村莊”公益體檢活動。
2019年末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國范圍內爆發,青特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急部署做好防疫工作, 向職工免費發放口罩、防護服、消毒酒精等防控物資,確保企業職工健康安全。在做好防疫防控工作的同時,青特集團首批向青島市慈善總會捐出300萬,并主動聯系全球合作伙伴及海外友人,完成多批海外抗疫捐贈物資發運,累積抗疫捐款捐物達500余萬元。同時組織員工自愿捐款,共籌善款13.3萬元,用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需的各種緊急救助,為抗擊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得到社會各界的肯定,企業被評為“青島市首屆慈善大會——青島市慈善獎”、“山東省慈善獎”等。
慈善路上,努力不懈,從一開始單一的捐錢捐物,到出資冠名慈善基金會,涉足不同公益項目,無論在教育、醫療、還是人文關懷等公益項目中,都可以看到青特集團的身影。
作為城市建設者的青特集團,在享受政策紅利快速發展的同時,注重自身企業公民精神的構建,將慈善公益融入企業發展中。未來,青特集團更加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不忘初心,發揚崇慈尚善、扶貧濟困的大愛精神,繼續投入到利國利民的慈善事業中,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為社會、為國家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持續貢獻力量。(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賈臻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