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將至,長達7天的2021國慶長假也即將到來,電影消費市場再度開啟了活躍周期。9月17日,貓眼研究院發布《2021國慶檔前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從檔期影片類型、映前熱度及觀眾特征等多個角度全面洞察這一重要檔期。

報告顯示,從映前熱度來看,《長津湖》憑借其超強的演員陣容和題材獲得國慶檔貓眼“想看”第一成為檔期最受期待電影;從觀影人群來看,年長男性和年輕女性對今年國慶檔電影表現出了較高的觀影熱情;此外,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國慶檔還吸引了眾多動畫影片集中上映。
映前熱度強關聯首日票房,《長津湖》占據國慶檔想看首位
報告顯示,截至9月14日,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監制并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歷史題材影片《長津湖》貓眼“想看”累計已超過65萬,穩占國慶檔熱度首位。
回看近幾年國慶檔市場表現較好的影片,它們的共性在于映前熱度都達到了較高數值——這類影片的代表如2017年《羞羞的鐵拳》、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截至報告發布,《長津湖》在貓眼國慶檔實時想看榜上仍占據絕對優勢,若在上映后能獲得較好的口碑,該電影或成為今年國慶檔熱度與票房雙高的贏家。
雖然映前熱度在很多時候與票房成正比關系,但市場上偶有“逆襲”現象的發生,如2015年的《夏洛特煩惱》、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2018年的《無雙》。這些影片在映前熱度不算高的情況下,憑借上映后較同期影片具有絕對優勢的不俗口碑,最后實現了票房的“逆襲”。不過總體來看,若想在國慶檔收獲較好的票房,仍需要在映前盡可能提高熱度,占據檔期先機。
對于那些熱度排序靠后,同時口碑在檔期有一定優勢的影片,可以借助開啟精準點映與觀影團等方式,提前釋放口碑、擴大聲勢。基于此,貓眼研究院也可以向片方提供相關策略及資源服務。
年長男和年輕女觀影意愿強,戰爭歷史題材拓展女性受眾
據貓眼研究院的數據,年長男性和年輕女性對今年的國慶檔表現出了較高的熱情和關注。與2021全年想看人群分布的均值相比,今年國慶檔“25歲以上的年長男性”和“2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兩個群體的占比較高。分影片看,年長男性想看的高占比主要由《長津湖》帶來,而年輕女則偏好于《十年一品溫如言》和《五個撲水的少年》。

另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是,歷史戰爭類影片也被更多女性觀眾打上“想看”標簽。其中,《長津湖》在25歲以下女性的想看更集中,《鐵道英雄》在20-29歲女性的想看也高于此前上映的《八佰》和《金剛川》。
由此看來,歷史/軍事題材的電影正逐漸拓展女性受眾,開辟更大的市場。不過不同觀眾對這類影片的訴求不一,部分觀眾更關注戰爭場面、是否符合史實等,而另一部分觀眾則更加注重角色塑造、情感表達等,未來這類型的影片需平衡好觀眾訴求,才能獲得更加長尾的影片效應。
《我和我的父輩》延續IP熱度,8部親子動畫類影片同場競技
在前作《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國慶檔大獲成功后,承襲了IP優勢的國慶三部曲收官之作《我和我的父輩》即將在2021國慶檔與大家見面。受同檔期同類型大片對目標觀眾的爭奪及宣傳節奏的影響,《我和我的父輩》較系列前作同期“想看”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從調研結果來看,《我和我的父輩》與《長津湖》首選觀眾的觀影動機較類似,主要集中在演員和類型方面,前者具有IP優勢,觀眾對導演也更有好感,后者在視覺效果方面更引人注意。《我和我的父輩》是否能把握住自身優勢,延續前兩部的高票房,值得期待。
除了主旋律影片外,今年國慶檔還將有8部親子類影片上映,競爭十分激烈。值得關注的是,2015-2019年動畫影片在國慶檔的票房總量約穩定在1億左右,每年斬獲過千萬票房的動畫影片也各有兩部,其中還包括檔期前上映的熱門影片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不過,今年多部影片同場競技或許可以進一步擴大動畫電影的受眾,從而沖擊票房“天花板”。

在這8部影片中,《大耳朵圖圖之霸王龍在行動》在動畫片中想看觀眾最年輕,看來影片有成功圈到一批“回憶殺”的粉絲,或具備一定“破圈”潛力。從城市等級上看,多數親子向動畫都較國慶檔整體更為下沉,真人出演的《皮皮魯與魯西西之罐頭小人》相對更偏高線,或許有機會在一二線城市斬獲更多票房。
在觀影行為越來越向檔期集中、疫情后市場恢復的重要時刻,2021年國慶檔再次被市場寄予厚望。今年國慶檔能否為全國觀眾們帶來一場影音盛宴,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