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3日訊 圍繞“深圳產業轉型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探索與實踐”這一主題,9月12日晚,“青深學堂”第四季第二講開課,邀請原深圳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殷勇,從深圳近年來三次產業結構變動情況、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的主要路徑、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的策略、產業創新發展新態勢等四大方面,進行了深入解讀。
青深學堂”第四季第二講聚焦深圳產業。
殷勇認為,深圳產業轉型升級調整呈現出“六可”特征,企業可盈利、資源環境可持續、民生可改善、風險可控制、就業可充分、財政可增收。深圳產業轉型升級調整的主要路徑之一就是創新,創新就是生存。大企業的不斷創新會帶動產業鏈上其他相關產業協同創新,在產業鏈上擁有主導權的企業的變化可直接導致產業鏈的變化。
青深學堂”第四季第二講開課。
在殷勇看來,深圳近年產業轉型升級調整有六條策略:大項目建設和集群化發展相結合、高端化制造和生產性服務相結合、產業鏈轉換和產業間融合相結合、技術性突破和市場化驅動相結合、外源性發展和內源性拓展相結合、大園區集聚和策略性轉移相結合。另外,深圳轉型升級調整帶來6條創新發展新態勢,包括企業創新從“模仿追隨”向“源頭引領”攀升,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從“分離式”向“一體式”邁進,產學研活動由“單兵式”創新向“協同式”創新轉變,科技資源配置從“區域”向“全球”拓展,金融科技服務從“生產環節”向“創新全鏈條”延伸,創新支撐從“政策扶持”向“營造生態”提升。
第四批赴深圳體悟實訓干部表示,通過數據對比、事例說明等方式,深入系統了解了深圳產業的變化,更加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青深學堂”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各種形式,與深圳政產學研各界企業家、大咖們結緣,暢通青島和深圳溝通的新通道,培育具有體悟實訓特點的學習生態,營造濃厚的學習研究氛圍。(青報全媒體駐深圳記者 梁超 文/圖)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