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源自央視新聞
神舟十二號回家沒多久,天舟三號就“接力”出發了。今天15時10分,搭載天舟三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在這個激動人心的過程中,依舊有青島科技的助力。

圖片源自央視新聞
中國電科22所為天舟三號成功發射提供了電波環境保障服務。據悉,為了保障任務的順利開展,中國電科22所信息中心與全國各電波觀測站(網)一起,在神舟十二號返航到天舟三號發射期間,全面進入了加密觀測工作狀態。在此期間,中國電科22所一方面為航天測控系統和空間目標監視雷達提供了高精度的電波環境效應數據,另一方面也為相關任務系統提供了空間電波環境態勢信息,保障了地空通信、導航和雷達等系統的可靠運轉。
此外,剛剛護航神舟十二號“回家”的青島理工大學復雜網絡與可視化研究所航天可視化團隊在本次天舟三號發射過程中也發揮了關鍵作用。該團隊研制的深空探測實時三維可視化技術讓天舟三號整個發射過程都可以實時化、直觀地呈現在地面工作人員眼前。團隊博士郭陽告訴觀海新聞記者,該技術可將天舟三號飛行過程中產生的海量數據在0.1毫秒內進行“實時翻譯”,驅動控制中心屏幕上的模型調整姿勢,從而確保天舟三號的飛行“姿態”盡在掌握。
按計劃安排,天舟三號將與空間站核心艙和天舟二號組合體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在太空再舞“華爾茲”。屆時,青島理工大學的技術將繼續做好“直播”服務,確保“太空穿針”任務順利完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