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日報2021年9月22日8版
圓桌話題
占用小區公共空間露天堆放、各類垃圾混放、積存時間長,甚至成了衛生死角——
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久積成“疾”


■李滄區陽光香蜜湖小區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中大件家具更新換代的頻率越來越快,被淘汰的床、床墊、沙發、桌椅、衣柜等大件垃圾體積大、復雜多樣,老百姓搬不動、扔不了,處理起來比較困難。2019年,我市全面推行大件垃圾分類收集,建立大件垃圾收運體系,針對日常生活中產生的,重量超過5千克或體積超過0.2立方米或長度超1米、整體性強需要拆解處理的低價值廢舊生活和辦公器具,在七區設置了2800多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居民大件垃圾難處理的煩惱,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件垃圾的暫存、清運環節還存在“堵點”,出現了暫存點選址隨意、各類垃圾混放、清運不及時、露天堆放、衛生臟亂等問題,給小區居民和物業企業都帶來了新的困擾。
現狀
綠地被“征用” 暫存成“占存”
近日,有多位市民向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他們小區的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清運不及時、管理不規范,影響了生活。
李女士居住在市北區萬安一路6號勝利錦繡小區,她家樓前的綠地被確立為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敖衲晗奶煊晁?,廢舊家具在水里一泡,滋生了大量蚊蟲,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崩钆空f。
8月下旬,記者在李女士居住的小區5號樓南側,看到了這堆惱人的垃圾。其占地面積五六十平方米,既有廢棄家具、枯樹枝,也有塑料袋、兒童玩具、包裝盒等。當時正值中午時分,幾只流浪貓在垃圾堆上翻找食物。記者注意到,垃圾堆的北側、西側設有藍色圍擋,上面寫有“大件垃圾”的字樣,部分垃圾被放置到了圍擋外面。一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生活垃圾一天清理一次,大件垃圾可能一個月都清理不了一次。”
家住李滄區重慶中路690號“陽光香蜜湖”的隋先生也遇到了大件垃圾擾民問題?!拔覀冃^之前有一處裝修垃圾池,在小區交付之初供業主存放建筑垃圾。后來,這里被物業公司改成了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隋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清運不及時和管理不善,這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成為小區臟亂差的焦點區域,除了廢舊家具和死樹枯枝外,一些生活垃圾也被丟棄在此,夏天經常散發臭氣,影響環境。
記者從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獲悉,從8月17日到9月13日,該熱線收到關于大件垃圾清運、堆積方面的投訴20多條,涉及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的15個居民小區。近期,記者還探訪了陽光山色、和達璟城、芳馨園、中德生態園、鳳凰城等居民小區,這些小區都是利用綠化區域設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影響了小區環境。

■市北區勝利錦繡小區的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
探因
轉運成本高 配套設施缺 市民不買單
記者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我市已在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西海岸、即墨設立了8個大件垃圾預分選或處置設施,并建立了大件垃圾收運體系。大件垃圾臨時存放、轉運主要為兩種模式:沒有物業管理的開放式小區由社區居委會負責管理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由街道出資對積存的大件垃圾進行轉運;有物業管理的封閉小區則由物業服務企業負責堆放點管理和轉運工作。運輸車輛采取定時收運、預約上門收運等方式。那么,部分小區大件垃圾清運緣何出現“慢半拍”的現象?
記者了解到,與生活垃圾的每日“產量穩定”相比,大件垃圾整體產量較少,波動性較大。除了一些特殊時期,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存放才能達到適合轉運的數量?!耙话阍陂_放式小區,一處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輻射的樓座比較多,不需要長時間堆放就可以滿足運輸要求。但在封閉式小區,每日產生的大件垃圾少,物業公司控制費用支出,不滿車不運輸,致使大件垃圾積存問題嚴重?!笔谐鞘泄芾砭止ぷ魅藛T告訴記者,對于物業公司的這種做法,主管部門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相關政策并未對大件垃圾轉運周期進行明確要求,我們只能提醒物業公司及時運輸?!?/span>
從事物業管理工作多年的王先生對大件垃圾的暫存點管理和運輸問題頗為熟悉。“大件垃圾運輸車輛以車次為單位收費,單個小區的大件垃圾往往20天到一個月才能攢夠一車次。”王先生介紹,“若是幾天轉運一次,物業企業的經濟壓力太大,而一個月轉運一次,由于存放時間長,容易混雜其他垃圾,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便成了衛生死角,引發市民投訴。”
由于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的垃圾清理不及時,成為小區居民投訴較多的“重災區”。為此,王先生試圖在居民滿意和企業支出上尋求平衡,曾計劃在小區內建設一處大件垃圾暫存用房,對大件垃圾實施封閉管理。然而,咨詢過相關政策后,他又放棄了這一打算?!靶^建設之初并沒有建設這樣的設施,后期進行建設,需要規劃部門進行審批。根據規劃部門要求,小區要先召開業主大會形成決議,隨后征得建設地點周邊住戶同意后方可建設。”王先生無奈地表示,“居民會同意在自家旁邊建設垃圾站?感覺走進了‘死胡同’。”
記者還了解到,對于大件垃圾的收運,我市曾于2019年試點實施預約上門回收,但由于牽扯到費用問題,市民不能接受,從而沒有推行下去?!袄幚碛小l產生,誰付費’的說法,回收企業上門回收大件垃圾,會根據樓層高低和大件垃圾的形狀、重量等因素收取每件50元-100元不等的費用。然而市民對此并不認同,一聽說要收費就放棄了?!币晃磺捌趨⑴c過預約上門回收試點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收費“看似不低”,但回收企業的積極性并不高。“我們每出一次車,如果只跑一戶兩戶,收取二三百元,算下來連成本都收回不來?!痹撠撠熑吮硎?。

■運輸車在轉運大件垃圾。
建議
補足配套短板 實施定時收運 形成付費觀念
垃圾分類是新時尚,建立完善的大件垃圾收運體系,加強大件垃圾收運規范管理,是城市發展所需。而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市民對大件垃圾的處理需求也會越來越高。目前,我市在大件垃圾處理終端的建設方面,已經設立了預分選或處置設施,但大件垃圾的分類投放和收運環節還存在諸多堵點,亟待解決。多位專家認為,需要從配套設施規劃建設、收運模式、普及付費觀念等方面入手,精準發力補齊短板。
“從表面上看,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存在的問題是因為轉運不及時、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實際上,其背后原因是小區規劃設計沒有更好地滿足市民生活新需求所致。”市政協常委、中國石油大學儲運與建筑工程學院建筑系主任鄧慶堯長期關注城市更新。他說,在當前的小區規劃設計中,建設單位往往聚焦戶型、綠化、廣場等“亮眼”設施的規劃設計,對垃圾收集設施的關注度卻不足,給后期小區高品質運營管理埋下了隱患。
“因為小區建設之初沒有考慮大件垃圾暫存用房需求,后期建設又困難重重,小區物業公司只能選擇露天敞開方式存放大件垃圾,致使大件垃圾積存,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影響小區整體形象,從而引發居民投訴。要解決這一難題,應該從源頭入手,加強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建設。有關部門可以加強政策引導,通過多種手段鼓勵住房開發建設單位配套建設大件垃圾暫存用房,對大件垃圾實施封閉存放,保障小區環境?!编噾c堯表示。
而對于已建成小區,鄧慶堯建議學習外地的經驗,設置大件垃圾收納箱,杜絕大件垃圾露天堆放現象。“上海推行了一種專用于暫存建筑垃圾的收納箱,這種收納箱為封閉結構,內設智能監控系統,裝載量達成一定程度后,會自動報警,提示責任人及時轉運。青島可以對這種收納箱加以改進,使之更符合廢舊家具存放的需要?!编噾c堯說。
如果大件垃圾收納箱選址存在困難,那么,實施大件垃圾的定時收運也不乏是個好方式。
青島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公眾委員宮美霞建議,從強化定時投放的角度破解大件垃圾清運難題?!疤K州提出每月的最后一個周日為大件垃圾免費集中清運日,引導市民當天集中處理大件垃圾。從首次集中清運日的效果來看,不僅居民家中的大件垃圾有了去處,一些藏在樓道拐角的廢舊家具也被運了出去?!睂m美霞建議,青島可以學習蘇州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設立集中清運日的方式及時轉運大件垃圾,避免其久積成“疾”。
“集中清運日要想取得成功,加大宣傳力度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建議有關部門發揮好學校和社區作用,積極推廣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市民參與集中清運日,共同營造美好環境。”宮美霞說。
除了“集中清運日”方式,之前青島試點的預約上門回收也是避免大件垃圾占用公共空間存放的一種積極探索。市政協常委、山東科技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孫法柏認為,政府應該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讓垃圾處理“誰產生,誰付費”的觀念深入人心,引導市民自覺付費轉運大件垃圾?!耙氤晒ν茝V這一模式,避免走‘流產’的老路,相關部門必須進行科學測算,發布大件垃圾上門回收指導價格,讓企業收費有章可循,居民付費明明白白。另外,針對部分物業公司大件垃圾轉運周期較長的情況,政府可以細化政策要求,明確大件垃圾轉運周期,督促物業企業及時清運大件垃圾?!睂O法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