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4日訊 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高峰論壇今天在青島市城陽區成功舉辦。來自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全國基層社會心理服務機構和工作者代表等萬余人云端相會,共謀共商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落實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

第三屆中國社會心理服務高峰論壇以“新時代面向國家需求的心理學研究與實踐”為主題,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要求的具體行動,是落實國家衛健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印發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和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政策規定的重要步驟,是推進“健康中國”和“平安中國”建設的有力舉措。
“本次論壇既是積極回應國家和社會需求,也是對社會心理服務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的務實性溝通與交流。心理學工作者對心理健康、幸福感、社會心態、社會價值觀、社會安全感等開展了大量研究,可以使我們真正從人民的心理需要出發,指導和改善個體、群體、社會的行為,有效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可以通過對人民心理和行為規律的科學認識,服務于公共事務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所長傅小蘭在致辭中表示。

據悉,本次論壇會期共設置了兩個平行論壇。第一平行論壇主題為社會心理服務研究與實踐對話,由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長張建新主持;第二平行論壇主題是社會心理服務理論與方法前沿探討,由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實驗室主任王亮主持。
“兩個論壇由20名不同領域的社會心理服務專家從多個專業維度就如何推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進行專題講解,特別是就心理服務機構、醫療機構、社會工作者和注冊心理咨詢師不同單位和群體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定位和作用進行了詳細分析。”青島瑞陽心語是本次論壇的承辦方之一,副總經理周毅告訴記者,“專家們從已經開展的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心理基層科普體系、社區心理服務體系、中科院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和機關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基礎探索了不同事件、不同目標群體的心理服務體系的構建與經驗。”
“相信通過這次論壇,我們瑞陽心語和全國許多基層社會心理服務機構以及工作者,都能得到中科院心理所以及全國知名高校心理專家的專業指導,學習到更多先進經驗,更好地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周毅說。
近年來,城陽區搶抓青島市成為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的契機,先行先試、先闖先干,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陽光城陽”建設和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內容,按照事業和產業雙輪驅動、齊頭并進的工作思路,堅持體系化推進、源頭化治理、產業化發展,努力打造“心服”新高地、“心防”示范城、“心治”共同體,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城陽、健康城陽、幸福城陽。青島瑞陽心語作為城陽區社會心理服務機構,一直致力于心理學應用領域和社會心理服務領域的實踐,先后服務60多個行業和團體。截至2020年底,線上服務人數達700余萬,線下服務人數已達60余萬人,服務區域已涵蓋16個省、市、自治區,參與的城陽區民政局“心理救助‘小桔燈’項目”獲得國家民政部創新項目一等獎第一名。(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偉 通訊員 茍小妹)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