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5日訊 為響應“推動非遺融入國民教育體系,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的號召,9月25日,青島市即墨區德馨瓏湖學校小學部聯合學游天下即墨古城非遺體驗館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同學們觀摩了即墨榼子和濰坊楊家埠版畫的優秀作品,并親身體驗了即墨榼子和濰坊楊家埠版畫的制作工藝和制作流程。

榼子又被稱為“食印”,即墨榼子是我國傳統木雕工藝品的典型代表,花紋豐富,造型獨特,經批準入選第三批青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淵源已久,扎根于民間。同學們在非遺傳承人王丕文老師的帶領下近距離觀察了即墨榼子,在實踐過程中不僅觸摸到了榼子模具,也觸摸到了非遺歷史脈絡。




濰坊楊家埠版畫起源于明朝,歷史悠久,工藝精湛,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家埠版畫制作工序精細,包括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流程。同學們在版畫老師的帶領下欣賞優秀的版畫作品,并按照工藝流程動手制作版畫,不僅體會到了動手實踐的樂趣,也在其中學到了非遺文化的豐厚底蘊。




隨著“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開展,同學們有了更多機會學習觀摩歷史悠久的非遺優秀作品,并且能夠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制作非遺文化產品,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靈活教學,也是對非遺文化很好的傳承。通過“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同學們能夠更多地了解腳下這片土地,感受非遺文化的溫度,為非遺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青島市即墨區德馨瓏湖學校小學部一直致力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在后續的工作中,學校計劃設立有關非遺文化系統的課程,將非遺文化融入學校教育體系中去,借助學校資源持續加大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
責任編輯:孫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