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忙的煙臺綜合保稅區。
昨日上午,從煙臺綜合保稅區傳出消息:今年1-8月份,全區預計實現外貿進出口796億元、增長89%,實際利用外資2169.2萬美元、增長63.7%。其中東區實現外貿進出口168億元、增長130%,實際利用外資872萬美元、增長473.7%。不僅如此,今年3月份,山東省商務廳通報2020年度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績效評價情況,煙臺綜合保稅區在全省參評的9家綜合保稅區中總成績排名第一。9月份,海關總署公布2020年度全國綜保區發展績效評估結果,煙臺綜合保稅區位列全國參評134個綜保區第13位。面對疫情沖擊,這份逆市飄紅的高質量發展成績單,展現出煙臺綜合保稅區十足的發展活力和韌勁。
一件件物美價廉的進口商品,不需要漂洋過海就可購買;一家家創新型、開放型企業陸續在這里落戶;一項項含金量足的政策措施陸續實施或開展試點……自2020年9月24日正式揭牌并開關運作以來,短短一年時間,煙臺綜合保稅區全力以赴攻堅突破,以奮斗者的姿態扎實推進政策創新、產業培育、營商環境優化,不斷做強主導產業,做實平臺支撐,提高招引質效,激活全市新一輪對外開放的“強引擎”。
3月24日,維京空調(煙臺)有限公司完成“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申報和賬冊審核工作,成為煙臺綜保區首個具備“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減少了報關環節,節省了內銷稅款,促進了企業順利承接國內客戶訂單。” 維京空調(煙臺)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呂永恒說。綜合保稅區是目前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便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我們把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來抓,堅持‘以政策引項目、以項目興產業 ’,把政策優勢轉化為項目優勢,做到爭取一項政策、引進一批項目、培育一個產業。”煙臺保稅港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王克文說。
綜保區政策創新再提速:去年以來,水果出口配送型監管倉庫、進境食用水生動物、肉類和冰鮮水產品指定監管場地以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等8項國家級政策試點獲批實施,跨境電商9610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即將投入運營,促進了外貿外資和港口吞吐量增長。眼下,綜保區正在積極爭取跨境電商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試點,有序推進蘋果入倉退稅、進境水果指定監管場地、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期貨保稅交割倉庫等申請工作。
新興業態全面起勢。今年1-8月,綜保區跨境電商貿易額完成進出口7.8億元、增長310.5%。實現貨物租賃額6億元,“歐亞班列進保稅”完成貨值3.7億元,銅精礦混配保稅業務完成貨值3億元,進境食用水生動物業務實現外貿額2.3億元,保稅維修業務完成外貿額7000萬元……新業態活力競相迸發,各項指標均好于去年同期。以跨境電商為例,綜保區培育做大東澍、保運通等骨干企業,同時依托1.6萬平方米跨境電商產業園打造孵化平臺,形成集跨境物流、保稅倉儲、線上交易、線下展示、支付金融、快遞配送等于一體的跨境電商完整產業鏈;依托2400平方米綜合性海關監管場所打造監管平臺,為電商企業提供一流通關服務;依托艾多美線上交易商城和區內、區外展銷店打造展銷平臺,推進跨境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
如何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實施“2+N”產業發展戰略!“2”即發展壯大加工制造、物流分撥兩大主導產業,“N”即多點培育、加快發展新興業態。加工制造,依托富士康、杜奧爾、達利成等,鞏固電子產業、汽車部件制造優勢,大力發展飼料加工業務。物流分撥,依托海港、森澤、恒邦、江銅、山高等,建設大宗商品分撥和礦產品保稅混配中心,推進歐亞班列進保稅。新興業態,重點發展跨境電商,加快培育富士康游戲機維修、現代汽車檢測業務,突破發展來福士融資租賃業務,盡快補足文化產品進保稅短板。
環境創新在發力。4月20日,煙臺綜合保稅區綜合性指定監管場地獲海關總署驗收通過,進一步拓展了煙臺市口岸功能,實現指定貨種集中查驗和便捷通關,借助區港一體、多式聯運優勢,降低物流成本,帶動區域物流產業快速發展。不僅是指定監管場地獲批,按照海關總署金關二期卡口標準,綜保區對卡口進行了海關信息化監管系統升級改造;提高出口退稅效率,信用良好企業退稅款實現8小時到賬,走在全國前列……
新起點、新征程、新使命。“綜保區開關運作一周年是一個全新起點,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1+233’工作體系要求,苦干實干,久久為功,奮力推動全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陣地,為煙臺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王克文說。
向著新一輪對外開放新高地,綜保區人加速奔跑。(YMG全媒體記者 信召紅 通訊員 鞠偉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