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3日訊 “這款機器人檢測功能太強大了。對水下檢測、船舶船體、海底門、螺旋槳、舵、尾軸、船板形變和銹蝕檢測的圖像增強效果明顯,實時影像清晰。”“沒想到清洗效率這么高,水下智能清洗效率達到2800平米/小時,是人工清洗的20多倍?!苯眨娠w馬濱(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的全球第一個柔性自適應的水下智能多功能機器人正式投入市場。該機器人一經(jīng)投入市場便受到船舶公司的大量好評。
9月12日,觀海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隨著“撲通”一陣響聲,水下智能多功能機器人沉入水下,開始了它的水下清洗之旅。
機器人像噴霧器一樣,對船舶船體、海底門等零部件噴射氣泡,而從操作間實時傳來的影像可以看到大量氣泡在船和附著物之間膨脹,用“以柔克剛”的方式將附著物彈出。
據(jù)了解,水下智能多功能機器人背后由多個系統(tǒng)操控,包括:大數(shù)據(jù)綜合監(jiān)控平臺、智能水下多功能機器人、柔性負壓空化清洗系統(tǒng)、智能水下機器人作業(yè)母船和遠程控制及安全檢測系統(tǒng)等。
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在船舶靠港停泊或者錨地錨定時在不使用潛水員的情況下,操作人員在岸基或者作業(yè)母船上遠程操作該機器人可對船體表面附著物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和水下安全檢測。
“在以往要完成這項工作,必須要依靠潛水員潛入水中,手工打磨清理,存在安全風險大、效率低、清理不徹底、無法觀察等問題。”飛馬濱(青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周廣勝告訴觀海新聞記者,水下智能多功能機器人的“橫空出世”可徹底清除船體表面及岸壁的海生物,并且機器人水下清洗時對船漆沒有產(chǎn)生任何損傷,水下智能清洗效率達到2800平米/小時、人工清洗的20多倍。(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英歌)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