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6日訊 “我們也可以給利群供蔬菜么?”膠州市里岔鎮良鄉村蔬菜種植專業戶趙伯強迫不及待地問到。“可以,我們已經和里岔鎮政府簽訂了5000畝的訂單種植協議,下一步還將繼續擴大訂單范圍。”利群集團負責人葉總回應道。這不是什么商貿洽談會的現場,而是膠州市里岔鎮“鄉村夜校”的授課現場。日前,記者來到了良鄉新村黨群服務中心,晚上7點的夜校課程,不到6點50,就已經坐滿了人。
據了解,今年里岔鎮按照膠州市委組織部的統一部署,開設了鄉村小夜校,從邀請專業老師開辦“電焊工”“中式面點”“育嬰師”等熱門項目培訓班,到邀請種養殖大戶,和產業發展能手交流分享致富經驗,再到推動“學以致用”,引進招工單位洽談,龍頭企業下訂單等方式,推動“夜校”建設持續走向深入。

里岔新村鄉村夜校花饃課程
夜校創建之初,在學習借鑒其他鎮辦經驗的基礎上,里岔鎮聚焦農村主責主業,結合實際,邀請農業部門專家開展涉農政策、農業技能培訓,組織鎮內模范家庭農場及部分合作社負責人,講解關于蔬菜、水果玉米等經濟作物種植技術。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里岔鎮瞄準群眾急難愁盼,開展形式多樣的“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在和群眾開展交流時,里岔鎮組織委員孔浩發現老百姓雖然掌握了技術,也有了流轉土地發展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想法,但是還存在“銷路”上的顧慮。得知這一問題后,他隨即想到剛與利群集團簽訂的5000畝訂單種植框架協議,找到葉總,對協議內容進行完善,從原有的“規模種植集中供應”,添加了專業合作社點狀供應的模式,確定了土豆、大白菜、蘿卜等4種具備本土優勢的訂單品種,定向向專業戶發包。
“為了牽好紅線,我們把利群集團相關負責人邀請到夜校的課堂上,看到我們完善的培訓體系,課堂上種植戶專業的問答,利群方也放心的把訂單交給了老百姓,商議好了2000畝的種植訂單。”孔浩對記者介紹說。

學員到富硒蘿卜種植基地進行實地考察
“看到大家通過‘鄉村夜校’這個平臺掌握了優質農產品的種植技術,我們對從大家手里收購優質的農產品就更有信心了。”葉總說道。
安家溝新村黨委委員荊世新是膠州市大白菜研究所所長,在培育富硒白菜、富硒蘿卜上有獨到之處,在晚上課堂進行完理論講授后,經常組織感興趣的村民到自己的基地“實訓”,通過“外請專家+本土能手”相結合的指導方式,已經累計為1200余名基層群眾送上了技術支持。
截至目前,里岔鎮12個新村均開辦了鄉村夜校,聚焦思想政治教育、職業技能培訓、文明鄉風培育等多項內容,制定了系統的課程表、節目單,成為了推動老百姓素質全民提升的“動力站”。
“起初我們對夜校的定位,僅僅是培訓技能,但隨著從“教技能”到“找訂單”相結合的這一突破,鄉村夜校儼然成為匯集鄉村資源、推動農業企業與農民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大平臺。”里岔鎮黨委書記時海濤說。(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馬丙政)
責任編輯:馬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