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3日訊 體驗了京劇的聲腔聲調,品嘗了青島啤酒的鮮美醇厚,9月13日,由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國際友人@Qingdao文旅交流體驗行”活動繼續踏上青島文旅發現之旅,趕赴西海岸新區和上合示范區等地,探秘青島“品牌之都”的魅力。國際友人在第一現場,沉浸式感受到了青島文旅的多樣表情,更多國際友人的加入,也讓青島文旅的“朋友圈”不斷擴容。
“國際友人@Qingdao文旅交流體驗行”活動,是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經過3個月的精心籌備,面向在青學習、工作、生活的國際友人開展的一次青島文旅國際交流活動。區別于以往,本次活動從國際友人的習慣和視角出發,創新活動方式、組織形式、展示形式向全球傳遞青島文旅開放、融合、時尚的聲音,以創新型文旅交流模式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13日當天,以”品牌之都“為主題的行程中,一張張國際化的青島文旅名片讓國際友人對青島有了全新的了解。
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電影博物館,國際友人近距離體驗了皮影戲。在膠州文化館,32個平均年齡10-12歲的孩子們以一段膠州秧歌盛情歡迎國際友人。在棒子的敲打聲中,國際友人們拿起扇子、棒子加入這場熱鬧非凡的秧歌表演中。“他們很熱情,我愛中國,我愛青島”,來自俄羅斯的謝爾蓋用中文向孩子們表達感激之情,來自津巴布韋的蒂則用一首中文歌曲《剛好遇見你》回應島城孩子的盛情。整個過程中,國際友人感受著青島傳統與現代并重的文化特色,興奮地發出一條又一條微信“朋友圈”。
在上合示范區,19歲的俄羅斯男孩王小龍和謝爾蓋現場直播帶貨,推介這里的俄羅斯特產。上合峰會后,王小龍的父母將公司搬進上合示范區,不過他自己卻是青島的“新客人”,兩周前才來到青島。在上合示范區、山東自貿區、“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國際客廳等發展機遇的持續加持下,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看好”青島,愿意留在這座開放、現代、活力、時尚之城。
“今天的活動讓我真正體驗、認識了青島,很震撼”,來自津巴布韋的蒂通過本次活動深入了解了青島。蒂目前就讀于中國海洋大學,來中國已經三年,在活動現場,她通過手機不斷地將視頻、照片傳給遠在家鄉的親友,讓他也能感受到青島的開放、活力。來自索馬里的依斯說,“我經常和家鄉的朋友說起青島,他們都想來青島看看。”
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級調研員杜寶仁表示,旅游作為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重要載體,讓國際友人切實感受到了地道的中國文化、青島文化。活動通過外國人的說、唱、侃、演來呈現青島文旅的精彩之處,讓文旅交流拋開了過去的固有模式,變得更接地氣兒。(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曉婷 張芝萌)
責任編輯:張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