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9月14日1版
第一次當“網紅”
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打造網紅直播平臺助力企業發展
薛奎鐘在中韓電商(青島)網紅直播基地展示企業生產的飾品。
給你5分鐘,你能改變什么?或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5分鐘”,被薛奎鐘形容為“令人激動的5分鐘”。因為,在他的“老家”城陽,這位58歲的韓籍商人第一次當上了“網紅”。
薛奎鐘是青島瑞珍飾品設計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曾是在中國的韓國工藝品協會會長。從1999年第一次來到城陽,2002年在城陽建廠至今,他和他的家人已在中國生活了近20年。這期間的種種經歷,讓他愛上了這片土地,并親切地將城陽稱呼為“老家”。
今年6月23日,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門迎客,中韓電商(青島)網紅直播基地同步揭牌,這讓薛奎鐘成為在青韓商中的第一位“網紅”。
話還得從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說起。受其影響,以外加工為主的出口型工藝品企業因國外訂單減少、傳統經營模式發展受限,導致企業經營困難,甚至面臨著能否續存的危機。
工藝品行業是城陽的一張名片,目前有數百家韓資工藝品企業聚集于此。針對企業迫切訴求,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積極發揮平臺優勢,幫助企業對接國內優質資源,打造網紅直播平臺等企業發展新模式,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我來青島近20年,一直做工藝品生意,以前都是拿國外的訂單,做線下的買賣。這次疫情讓我們遭受了重創,拿不到訂單、找不到銷路,我每天都在擔心企業還能不能維持下去。”薛奎鐘說,“就在這時,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向我們伸出了援手,幫助我們了解直播帶貨這種新模式。讓我一個生意人也體驗了一回當‘網紅’的滋味。我們企業已經申請注冊了say happy自主品牌,打開了內銷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訂單問題。”
雖然直播時間只有5分鐘,雖然漢語不是很流暢要時不時夾雜幾句韓語,但薛奎鐘至今仍興奮不已。“開播之前,我心里還打鼓,之前從來沒接觸過直播,第一次到底能不能成功?但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的工作人員已經為我們作了周密部署,在哪播、怎么播效果才好,都有工作人員指導。”薛奎鐘說,“直播一開始,我就鼓足勇氣,必須要成功。”
第一次直播下來,薛奎鐘收獲了朋友們和家人大大的贊,他們都說:“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太厲害了。”
“還能這么賣東西?第一次直播,還有很多要完善的地方,但我在青島的韓國企業家中做了表率,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加入。”薛奎鐘說,“給300多家會員企業展示了新零售形式,開啟了后疫情時代韓資企業直播帶貨自主品牌的銷售新模式。”
談及以后的打算,薛奎鐘說:“要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不能只做代工,哪怕只有1%的成功率,我們也要與城陽合作,打造新的產業生態。現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已經成為在青韓國人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大家也對這其產生的資源整合、信息融通等平臺效應充滿期待。”
“人人都是網紅”的動人旋律不斷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奏響。
“中韓電商(青島)網紅直播基地每周都有直播活動。今年7月,我們舉辦了中韓電商直播活動,邀請了青島當地網紅,直播來自韓國工廠的海苔、化妝品等產品,1小時內便達到了10多萬元下單額。還舉辦了‘8.9葩谷葩谷·韓你下單’中韓電商網紅直播節,與抖音專業團隊一起經過兩次網紅直播選品會,精選全區160家中韓企業進口和生產的300余款產品。”城陽區日韓專班韓國部部長崔春花說,“還將定期舉辦線上經貿洽談會,引導中韓兩地企業開展常態化交流互動,同時還將舉辦中韓網紅直播大賽,通過直播進一步拉動中韓貿易,把中韓的好貨推薦出去。舉辦網紅商學院,培育一批有潛質的電商主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 偉 文/圖)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