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9月14日2版
做好政府的助手、企業的幫手,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市場化運作讓商協會“唱主角”
“這幾天一直跑業務,在為本月即將開幕的第15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博覽會招展,入職一周已經讓我們見識到深圳行業協會的能量。”體悟實訓干部徐建民、黃靖軼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因為這個已成功舉辦十四屆,規模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展會,是由一個協會——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主辦的。為何一個行業協會,會有如此大的能量?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稅區的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走進辦公區,協會工作人員忙著不停地打電話,博覽會9月23日開幕,從這種忙碌中記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一個行業協會主辦這樣一場規模龐大的展覽,而且能匯聚全球資源,它的“秘籍”在哪里?
“沒有什么秘籍,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完全市場化運作。” 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秘書長鄭艷玲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行業協會注重兩個服務功能:做好政府的助手,做好企業的幫手。開辦協會倡導行業辦會、企業家辦會,因為他們知道企業需要什么,而在這個過程中沒有政府的一點干預,完全靠市場“這只手”來運作。記者了解到,從2004年開始,深圳率先開展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2006年底實現行業協會無主管,建立了社會組織與政府新型關系,為深圳行業協會的創新性發展、更好服務企業提供了“讓企業家舒服”的環境。
“我們有項目庫、人才庫、資金庫,到去年底,收集的有效項目超過1000個,目前重點推進的有50多個。”深圳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副秘書長佘智慧介紹,以市場化道路探索辦會模式,架起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之間的橋梁,構建以“政產學研金介用”等多方參與的協作平臺。體悟實訓干部李曉東也被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匯聚資源的能力所震驚,“這里有一套完整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政府不插手,協會唱主角。”
深圳的行業協會商會之所以能發揮巨大能量,除了自身市場化的組織運行方式之外,還與其職業化、專業化能力密不可分。“一個有活力、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內部的每一個人必須是職業化的,把協會當成企業辦,行業協會也應該是一個職業門類。”除此之外,鄭艷玲認為,行業協會要發揮好為上下游企業搭建溝通交流平臺的作用,還應具備專業化的能力。
在共享行業優質資源、制定行業標準規范、推動行業自律發展、研發推廣新技術、承辦行業展覽等方面,深圳市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已成為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
“我們會緊跟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趨勢,做產業升級的參謀,并且服務好企業。”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郎麗艷告訴記者,8月27日至29日,協會主辦了首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希望通過搭建這個平臺盤活整個產業鏈。(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駐深圳記者 梁 超)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