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逢偉大時代,實乃幸事。通過參與云行動我切實體悟到學黨史是我們媒體人的一門必修課,更是一門終身課。”青島日報記者李青是16市黨報云行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云行動眾多受益者之一。
自4月12日山東省黨史學習教育16市黨報云行動啟動后,16市黨報強勢“聯動”,通過開展“紅色場館云展播”“紅色火炬云傳遞”“紅色印記大尋訪”活動,線上線下同步共享媒體資源,搭建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平臺,在山東16市掀起了一陣紅色之風,得到了全省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好評。齊魯紅色聲音響徹街頭巷尾,山東紅色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津浦鐵路濟南大槐樹機廠工會舊址、青島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煙臺膠東抗戰第一槍紀念館、臨沂孟良崮戰役遺址……齊魯大地蘊藏著豐厚紅色資源。云行動啟動后,16市黨報記者實地探訪深挖紅色礦藏,從黨史學習教育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泰安日報記者于祎杰感慨道:“我們今年尋訪了‘蒿里山第一支部’‘徂徠山武裝起義’‘夏張抗日武裝起義’‘省委劉杜會議’等舊址,深入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跡,感悟‘革命精神’,原來腳下這方熱土,埋藏了這么多紅色故事。”
對于云行動,威海日報記者沈道遠印象最深的是“云”。活動發揮山東各市報、刊、臺、網、微、端等多平臺優勢,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參觀全省16市的紅色基地,打造“指尖課堂”。打開“星星之火·點亮齊魯”火炬傳遞H5互動頁面,參與者指尖共繪紅色沃土百年畫卷,活動的互動性獲得黨媒記者頻頻點贊。“山東紅色資源豐富,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和兄弟報社的記者交流合作,組織集體采訪,將山東的紅色資源利用好,將山東的紅色旅游品牌推向全國。”沈道遠說。
黨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讓人常讀常新;黨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讓人受益無窮。“通過這次黨報云行動,我更加明確了全媒體時代媒體從業者努力奮進的方向。”棗莊日報記者李魯說,“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牢記責任,勇于擔當,堅守崇高理想信念,適應媒體深度融合,堅決把對黨的忠誠、對初心的踐行貫穿到新聞宣傳報道中,講好‘山東紅色故事’、唱響‘齊魯紅色聲音’,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如今,山東省黨史學習教育16市黨報云行動提檔升級為云平臺,在濟南發布客戶端“黨建”頻道重磅上線。初心就是力量,使命就是方向,東營日報記者李萍表示,將聯合黨媒記者繼續化身紅色文化的宣傳大使、紅色旅游的形象大使、紅色精神的傳播大使,為黨史學習教育注入強勁的“黨媒動能”,讓黨史學習教育既接“地氣”,又聚“人氣”,更弘揚“正氣”。黨報云平臺將進一步整合紅色資源,集聚智慧力量,為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注入更加充足的精神營養、激發出更加強勁的紅色動能。(記者:張吉慶 岳紅磊 孫曉清 視頻:王剛)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