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30日訊 9月29日,市科協在西海岸新區舉辦以“鄉村振興、科技賦能”為主題的“送科技下鄉”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活動邀請青島農業大學果樹學教授、山東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副理事長劉成連,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山東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監事長崔榮宗等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授課,深化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扎實推進了“科普惠民”系列活動 ,有力提升了農民科學素質,服務于鄉村振興。

為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互動性,讓本地種植戶切實掌握大櫻桃栽培技術,市科協創新“田間課堂”農技培訓模式,將授課地點搬到遠近聞名的櫻桃之鄉——紅色革命老區鐵山街道楊家山一村(上溝村)。活動期間,兩位山東省科普農技志愿服務隊的專家在“田間地頭”與大櫻桃種植戶互動交流,現場你問我答,學習氛圍濃厚。劉成連詳細介紹了2021年甜櫻桃產業發展情況和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深入淺出地講解目前櫻桃栽培管理的技術要點;崔榮宗則聚焦大櫻桃栽培過程中的土壤問題,從大櫻桃果園土壤培肥及改良措施、果園土壤提升有機質的措施、有機肥腐熟技術及科學施用等方面,做了通俗易懂的講解。值得一提的是,為提高科技志愿服務的針對性和質效,在本次活動籌備期間,市科協便已廣泛征集了農村技術需求,甄選出了群眾密切關注、亟待解決的農技難題,為農戶對接領域內知名專家提高效率,為大櫻桃種植精準“把脈”,得到了專家和種植戶的一致好評。

據了解,市科協于2019年5月便組建了6支科技志愿服務隊,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履行社會責任,發揮專長所學,積極投身技術服務、科學普及、農技培訓等領域志愿服務活動。下一步,市科協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社區科普大學、科普大篷車、科普大講堂、科普教育基地為載體,以農技協組織、科技志愿服務隊、青島海洋科普聯盟、青島市科普場館協會為紐帶,持續開展面向基層、服務群眾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探索形成科技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責任編輯:劉聰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