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向黨迎國慶,衷情同訴中國夢。
國慶節來臨之際,平度市150余所學校積極開展“童心向黨”教育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進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五虎將紀念館、平度黨史館等場所開展研學。通過打卡紅色場館、向國旗敬禮、開展班團會等活動形式,為祖國慶生。在緬懷革命先烈、禮贊偉大祖國的同時,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不斷促進青少年激揚愛國之情、立牢報國之志。
“我在紀念館里看到了石雷模型,講解員講解了革命先烈們是怎樣在艱苦的條件下,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日本侵略者頑強斗爭的,令人尊敬更值得我們學習,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學習先烈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努力學習、早日成才,奮力報效祖國。”在打卡參觀大澤山抗日戰爭紀念館后,平度市沈陽路小學三年級三班學生蒲藝馨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紅色教育不應該僅局限在課堂上,還要注重體驗感、突出參與性。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帶孩子們繼續走進紅色場館,體悟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百年光輝歷程,讓黨的光輝照童心,滋潤孩子們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精神種子茁壯成長,力求紅色教育的‘乘數效應’。”沈陽路小學教師宋明銳說。
今年以來,平度市面向全市廣大青少年推出以“打卡‘紅色地標’”為主線的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已有5萬余名中小學生走進“紅色地標”打卡,聆聽紅色故事,重溫崢嶸歲月。
9月30日早上7:30,平度市洪山小學近400名師生在操場上整齊列隊,伴隨著雄壯的國歌,五星紅旗緩緩升起,全校師生面向國旗行注目禮,少先隊員敬隊禮。升旗儀式結束后,各班級還組織召開了班會,向孩子講解了國歌、國旗、國徽的相關知識,在“儀式”與“知識”的同頻共振中,厚植起愛黨愛國的濃厚情懷。
9月30日上午,在馬戈莊小學的課堂上,孩子們用五彩繽紛的配色、稚嫩活潑的字體,講述他們眼中的家國變化,畫紙上飛馳的高鐵承載著孩子們的夢想呼之欲出,筆直的柏油路連接起過去與現在的家園記憶躍然紙上。
“每個孩子的心靈都是一片寶藏,他們眼中的家國變化就是童心向黨最生動的教材。孩子們以心為筆、以夢為紙,把所見所聞所聽鮮活呈現,在各自未來的夢想中涂上一抹愛黨愛國的中國紅。引導孩子們把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相融合,也是我們‘童心向黨’教育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平度市文明辦主任呂強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馬英歌 通訊員 任富強 張仰運)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