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四位導演聯手打造的“國慶三部曲”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國慶檔正式登陸全國各大銀幕。電影有笑有淚的故事老少咸宜,引發(fā)影迷的強烈共鳴,被觀眾譽為“國慶檔最適合和全家一起看的電影”。電影以世代為章,追憶四個“小家”里平凡而又偉大的“父輩”們的奮斗經歷;截止10月1日下午四時,該片票房已經突破兩億,被觀眾評為“國慶帶爸媽必看電影”!

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自導自演
電影《我和我的父輩》延續(xù)了“國慶三部曲”系列的一貫傳統(tǒng),即中國多位優(yōu)秀電影人集體創(chuàng)作的形式,此次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實力接棒,以四個時代為序,聚焦四個迥然各異的家庭,分別以《乘風》、《詩》、《鴨先知》和《少年行》為篇章,共憶父母青春。四位導演以自導自演的創(chuàng)作模式為該系列注入新鮮血液,以導演和演員雙重身份進行創(chuàng)作,章子怡表示:“我們在用真摯濃郁的情感向我們的父母一輩獻上深深的敬意”。
《我和我的父輩》以大時代中的小人物為題,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情感充沛,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群像,集結了五十余位實力派演員同臺飆戲,也代表了中國幾代電影人的使命傳承。就算是客串的小角色,也一個比一個出彩,像是張藝謀、陳道明、李雪健等導演和老戲骨的驚喜客串,也讓人看到不僅電影故事里有傳承,鏡頭之外也有傳承。
合家歡觀影首選
燃情、戳淚、爆笑,電影《我和我的父輩》有笑有淚,每一段部分都各有特色。
吳京的《乘風》刻畫了抗戰(zhàn)時期冀中騎兵團一對英雄父子為國為民,英勇獻身的精神。吳磊現場調侃起吳京劇組“內卷”,大家瘋狂練馬,在銀幕上展現騎兵的風采。
章子怡首執(zhí)導筒的《詩》,以浪漫包裹航天夢想,聚焦中國第一代航天人的艱難困苦,為了發(fā)射“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忙碌的航天夫妻,舍家忘我專注奉獻,“中國航天人的浪漫就是在天上寫詩”。《詩》的主創(chuàng)皆是女性班底,章子怡也獲得了影評人的高贊,她表示:“我相信所有的觀眾為之感動了,再難我覺得也是值得的”。
三度參與該系列的徐崢,一如既往地延續(xù)了最擅長的“滬式幽默”,重回上海弄堂,和鄰里再現“中國大陸第一支電視廣告的誕生”,講述改革開放初期普通人順應時代潮流開拓進取的精神。

沈騰首次執(zhí)導的《少年行》,啟用“開心麻花”班底,在笑中帶淚的勵志喜劇的外殼下,融合了機器人、科幻等元素,講述了新時代背景下從未來意外來到2021的機器人“邢一浩”邂逅熱愛科學的少年,兩人互相鼓勵勇敢追夢的故事。在電影中貢獻了“面癱式演技”的沈騰謙虛地說自己都押寶到“開心麻花”兄弟們身上,“全仰仗他們支持了”。
在國慶檔這個特殊檔期,《我和我的父輩》也成為合家觀影的首選,歌手汪峰表示,自己見證了章子怡拍攝《詩》的全過程,“看了五次電影依然流淚,能為一生都在熱愛的電影事業(yè)獻身,真的很值得。”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米荊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