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速相關新技術研發,催生了多個應用場景落地
青島科技多元助力防疫更“智慧”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和防控在客觀上推動了公共衛生和健康醫療提檔升級的步伐,也對新技術提出了加速創新的要求,提供了落地應用的場景。
尤其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島城科學防疫的新技術新產品層出不窮,一體化防護服、天然海洋生物材料口罩、聲控電梯……為防疫提供了更多新模式,讓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更加并行不悖,也為市民帶來了更加便捷、更具安全感的新體驗。
新技術助力,傳統防疫產業煥發新生機
去年,市科技局發布了一項關于“新型高舒適一體化防護服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的“揭榜”需求,要求開發新型高舒適一體化防護服,建立產業化生產技術體系,并投入規模化生產。這項任務最終由一家民營企業青島威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揭榜”承擔。
威達研發與技術中心總監蘭嵐告訴記者,接到“揭榜”任務后,公司迅速組織了23人的攻關團隊進行攻關研發,研發的舒適型一體式(一次性)防護服取得了二類創新醫療器械注冊證,并通過了科技部《科技查新報告》的國際查新,意味著該“一體式一次性防護服”具備了國際領先水平。今年2月,威達便已獲得全球唯一“一體式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的生產和上市資質。

據悉,通過面料、生產工藝等創新,該防護服持續有效時間較傳統防護服最多可延長30%,全部防護配件由傳統防護服的15件以上精簡到7件,穿脫時間也由傳統防護服的27分鐘縮短到9分鐘左右,極大地實現了企業研發的初衷——防護人員穿脫更方便、穿著更舒適、防護更嚴密。
放眼青島,像威達生物這樣借助科研力量開發新技術、攻關新產品,為科學防疫提供助力的企業不在少數。作為“老牌”紡織企業,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推陳出新”,研發了利用甲殼素纖維這種天然海洋生物材料制造的可以反復水洗的口罩。
與想象中醫療口罩的外形不一樣,這種新型口罩最外層用了柔軟的布料,可以做成各種圖案與花紋;中間層采用過濾效率較高的防護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等常見細菌的過濾效率可達99%以上;最內層,也就是貼近皮膚的一層是即發研發的用于口罩產品的甲殼素針織面料。
得益于甲殼素纖維的天然抗菌性,這款口罩耐多次水洗,“甲殼素纖維面料水洗50次仍可表現出良好的抗菌效果,達到了抗菌紡織品標準FZ/T 73023評價中的AAA級標準。”即發集團技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技術賦能,防疫硬件實力更“硬”
新技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在對抗疫情的過程中,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科技正“潤物細無聲”,成為抗擊疫情的得力幫手。
現在,走進青島假日酒店、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府新大廈、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場所,人們不難發現,乘坐電梯早已不需要“動手”。聲智科技在這些地方都安裝了可隔空無接觸操作的AI數字電梯。置身其中,乘梯人只需要語音報出想去的樓層,或者通過手勢“遙控”,便可以去往對應樓層,并完成開關門等基本指令。
考慮到人們戴著口罩說話發聲會受到影響,聲智科技提供了完整的AI語音模組開發板,內置針對電梯封閉場景的優化語音算法,同時支持乘客使用方言等語音,呼叫與控制電梯升降樓層。語音播報提醒、免喚醒多輪對話等功能,則讓交互更加自然流暢,即使老年人也能無障礙使用。
在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場所,聲智科技對傳統電梯進行改造,通過新技術極大減少了公共場所的直接觸摸,無疑擁有更強大的防疫“硬”實力。
有著“會展之都”美譽的青島,在疫情防控措施不松懈的前提下沒有停止辦會的腳步。在各類會議現場,人們常看到一臺機器人自主地穿梭在人群中,進行智能消殺服務。它身段靈活,不僅能保證現場消殺無死角,還能進行自主避障。這就是青島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消毒無人駕駛機器人。
悟牛智能是一家專業從事農業機器人技術研發的企業,多年來持續聚焦農業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無人化技術,成功研制出全自動無人駕駛農業機器人及機器人管控云平臺,技術水平全球領先。面對疫情防控的消殺需求,公司迅速啟用了包括算法、視覺、控制、機器人學等前沿領域人才組成的創新型研發團隊,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改進、研發了消毒無人駕駛機器人,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島城各類大型會議現場以及醫院隔離區。

同樣實力夠“硬”的還有青島簡碼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早在去年3月,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便成功獲得歐盟CE認證,成為省內首個、國內少數幾個具備歐盟市場準入條件的核酸檢測產品,手握打開歐盟市場的通行證。

公司總經理董雪峰介紹,目前,簡碼基因的產品已經涵蓋樣本保存液、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樣管、樣本釋放劑、核酸快速擴增試劑、快檢設備和快檢箱等,可為客戶提供從樣本采集到檢測結果的整體解決方案,已經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青島市中心醫院、青島海慈醫院等得到廣泛應用,累計供貨上百萬人份。此外,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及其快檢設備等產品已銷往贊比亞、印度尼西亞、阿聯酋、羅馬尼亞等國家和地區,為全球抗疫貢獻了青島力量。
新手段護航,防疫軟件更“智慧”
如今,查看健康碼成為市民出入各個場所的“基本操作”,更“聰明”的軟件平臺應運而生。
不久前,在嶗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調度下,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部署了聲智多驗合一智能終端,可通過健康碼掃碼,同步驗證相應的健康碼、行程卡、核酸檢測信息和新冠疫苗接種狀態等17項健康防疫信息,在嚴格落實預檢分診流程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檢查的精準度。
嶗山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欣喜地說:“之前我們需要分多個步驟一項一項檢查入院人員的健康碼狀態、行程碼信息、流行病史等信息,花費時間長,人流量大的時候很容易造成人員擁堵。有了這個設備,人員信息一目了然,不僅效率提高了,也避免了人工核驗可能存在的遺漏。”
據悉,該智能終端還具有核驗結果的語音播報功能,當健康碼或者行程卡有異常時,工作人員可以準確清晰地得到報警提示;針對有人用“綠碼”截屏“蒙混過關”等行為,終端支持“動態碼掃碼防截屏”功能,強化了預檢分診的準確性。
此外,醫院還可以通過終端后臺看到哨點預檢分診的核驗信息、分診信息、人員分類、預警任務和掃碼追溯等各種統計數據,更清晰直觀地了解所有入院就診人員的情況。
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島城疫情防控的手段正變得越來越“智慧”,方便市民與嚴密防控并行不悖,讓疫情防控網也因此織得越來越密,越來越扎實。(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3日1版
責任編輯:劉聰聰 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