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3日訊 殺豬盤、兼職刷單、網絡貸款……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電信網絡詐騙日益猖獗,詐騙手段花樣翻新。近期,青島組織了形式多樣的“反詐”普法宣傳活動,為市民的錢袋子“把關”。
普及電信防詐騙知識,警民攜手鑄牢防詐“安全墻”
市南區八大峽派出所民警走進城運控股公交集團隧道巴士第三分公司,開展了“警民攜手鑄牢防詐墻”的安全知識講座,提高公交職工的反詐騙意識。活動中,市南區八大峽派出所分管社區工作的指導員吳文森來到團島公交場站,以自己辦理過的真實案件為原型,引導告誡分公司職工在接聽到不能立即判斷為詐騙的電話時一定要做到“不聽、不信、不匯款、不轉賬”,確保自己的財產不受損失。

為擴大市民防詐騙的宣傳面,隧道巴士第三分公司職工還與民警一起來到公交站點、市場門口等人員流動密集的地方共同發放防詐騙宣傳冊,引導市民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217路駕駛員“暖行”志愿者李忠聲情并茂地向老年乘客傳播反詐知識,指導多位老年乘客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以實際行動共同鑄牢反詐安全墻。

車廂情景試驗,讓乘客“真實”體驗反詐過程
國慶節前夕,城陽區人民檢察院、城陽區交通運輸局、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城陽巴士公司聯合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反詐”普法宣傳教育,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和防詐騙意識,幫助市民百姓守好自己的“錢袋子”。

“哦,你是小蘭的同學?什么,俺閨女出事兒了?在醫院呢!好好好,需要用錢,好,我馬上下車找銀行打錢!”9月29日上午,一名乘坐916路車的黑衣男乘客突然接到所謂“女兒同學”的來電,頓時慌了神……正在車廂內上演的是模擬“詐騙”情景試驗,演員們都是參與“檢企法治萬里行”共建活動的志愿者,他們正模擬“詐騙”真實場景,試驗公交車上有乘客遭遇“詐騙”后,其他乘客如何反應。

“您別急下車,還沒到站點,您是不是接到詐騙電話了?”公交司機見黑衣男乘客著急忙慌要提前下車找銀行,頓時警覺起來。一位熱心乘客上前指著車廂拉手上的“反詐”宣傳標語好心勸阻,并提醒黑衣男乘客給家人打個電話確認一下。城陽區人民檢察院志愿者也適時出現,在車廂里為乘客們講解了“防詐騙”常識和相關法律法規。
城陽巴士公司有100輛“普法宣傳車”,客流量較多、覆蓋區域廣、受眾范圍大。下一步,公司將打造“反詐”宣傳車廂,在車內拉手、座椅等部位鑲嵌“反詐”宣傳標語和法律知識插頁,同時在車廂內醒目位置張貼國家反詐中心APP二維碼及青島反詐微信服務號二維碼,讓廣大市民在乘車之余,可以學到常用的法律知識,切實提高乘客們的反詐騙意識。
提升乘客識騙防騙能力,“反詐宣傳車廂”上路
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公司在2路、361路、375路等多條路線上推出了防范詐騙主題車廂。駕駛員通過在車廂內張貼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海報、典型案例以及倡導乘客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等方式,將公交車變身為“反詐宣傳站”,全面提升乘客的識騙防騙能力。

在一輛375路主題車廂上,駕駛員楊海濤將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提示語、電信詐騙手段及嚴厲打擊買賣銀行卡、電話卡等宣傳海報張貼在車廂內。“現在家里的老人都有手機,經常在家接到一些詐騙電話,我就想著做這個防范詐騙主題車廂,也能夠隨時提醒他們,盡量減少上當受騙的可能。乘客們可以利用坐公交車的碎片時間,隨時獲取反詐防詐小知識,提升全民防騙意識。”楊海濤介紹,穿上反詐主題宣傳“新衣”的公交車吸引了街上過往群眾的目光。乘客紛紛表示,利用公交車開展反詐宣傳,能讓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接受反詐宣傳教育。

在城運控股交運溫馨巴士捷達分公司643路“反詐宣傳車廂”里,動漫宣傳畫、防詐騙知識等非常醒目。643路途經多個小區、商超、學校以及工作單位,客流量較大,人員也較為密集,在車廂內張貼動漫宣傳海報、防詐騙知識以及“國家反詐中心”APP二維碼,讓乘客在潛移默化中就能了解反詐知識、反詐技能。“這種宣傳方式不錯,現在電信詐騙的手法越來越多了,就連我們年輕人,都無法辨別,更何況是父母他們。回家以后,我也要為父母下載一個“國家反詐中心”APP,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阻止詐騙電話,避免錢財損失。”市民魏先生說道。(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邵英世 衣彥飛 宋曉蕊 邵叢叢)
相關鏈接:
如何才能遠離電信詐騙?
為筑牢防范打擊電信詐騙違法犯罪的堅固屏障,切實保護好財產安全,市民一定要牢記并做到“四個不”“六個一律”“八個凡是”,切實提升防詐反詐意識,遠離電信詐騙,共享美好生活!
“四個不”:不輕信 不泄密 不匯款 不刷單
“六個一律”: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只要一談到“電話轉接公檢法”的,一律掛掉;所有短信,讓我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一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是詐騙。
“八個凡是”:
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匯款,一律終止聯系;
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一律終止聯系;
3、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一律終止聯系;
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或有急事要先匯款的,一律終止聯系;
5、凡是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及短信驗證碼的,一律終止聯系;
6、凡是要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一律終止聯系;
7、凡是自稱教師、領導要求打款的,一律終止聯系;
8、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一律終止聯系。
責任編輯: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