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4日訊 今天,降雨開始影響島城,在各大景區景點,奮戰在一線的志愿者中,有一群平均年齡60歲的志愿者,他們便是市南區公共文明引導員。4日一早,年過七旬的隊長宋樂玉就帶好裝備早早出門,要把最好的狀態帶給市民和游客。

根據今天的客流量情況,在河南路太平路路口、安徽路太平路路口、海底世界、海軍博物館和文登路小學附近,都有隊員們的身影。尤其是在幾個靠近景區的點位上,由于客流量較大,志愿者們的工作強度不小。“哨子怎么吹,旗子怎么揮,都有講究。哨子是暖心哨,不能太大聲。旗子伸出去,不能給游客帶來安全隱患。垃圾袋是我們的標配,下雨天,包里還會背上一次性雨衣。有的隊員對路不熟悉,包里還會放上地圖。如果馬路上有吸煙的行人,我們也會立即制止。”宋樂玉說。無論天氣如何,只要上崗,隊員們一站就是3個小時。節日里,原本應該張羅一家人吃團圓飯的隊員們,都放棄了休息時間堅守崗位。

國慶假期進入到第4天,宋樂玉一直沒有休息。由于節前韌帶拉傷,她的腿走起來還有些不便。“你不要和大家說,大家知道了就會不忍心了。大家都很累,我必須給大家鼓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一言一行必須要給大家做好表率。”采訪中,宋樂玉這樣叮囑觀海新聞記者。

觀海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了志愿者們的付出,絕大多數游客都非常自覺。在景區附近,文明禮讓成為一種風尚。(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馬曉婷)
責任編輯:榮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