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大重點領域 持續優化發展生態
青島高新區: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多點開花”

■青島高新區致力打造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

■金茂中歐科創園開園進一步豐富產業載體。
瞄準行業頭部,引進總投資116億元的每日一淘總部;發力半導體領域,總投資5億元的光學加工及半導體設備研發制造中心順利落戶;深挖優勢領域,建設國內首個國家級保密技術產業園,打造保密產業“硅谷”……“十四五”開局之年,作為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及青島市軟件信息產業發展核心區,青島高新區聚焦信息安全、集成電路、大數據、智能軟硬件等重點領域,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強鏈補鏈,全流程服務保障企業發展,著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地,推動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國內首個國家級保密技術產業園受到行業廣泛關注。
招引培育并重打造產業高地
9月24日,2021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以下簡稱“青島國際軟博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青島市軟件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本屆展會,青島高新區規劃企業展區面積約1500平方米,重點展示園區在智能制造機器人、高端智能裝備、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ICT助力先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等領域的新成果,以及大數據云計算平臺支持相關產業發展的新成效。青島高新區本次共組織海克斯康、埃地沃茲、中軟國際云上產業園、華為青島基地等區內26家新一代信息技術相關企業參與本次展會,積極為園區企業搭建對外展示交流平臺。“我們攜最新的華為云、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鯤鵬解決方案及AR/VR等終端產品參加展會,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次難忘的體驗,也幫助有需要的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華為青島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走出去”的同時注重“引進來”。近日,由青島賽爾微電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賽爾微電子半導體設備研發制造項目、由青島海迪克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海迪克半導體設備研發制造項目簽約落戶青島高新區。其中,賽爾微電子半導體設備研發項目涉及的是當前我國半導體產業被“卡脖子”的主要領域之一,國產替代前景較好,市場空間巨大。海迪克半導體設備研發制造項目將有效補充園區半導體專用設備領域鏈條內容,并有效促進我國半導體設備相關領域自主可控能力提升,對于保障產業安全具有積極意義。兩個項目的成功落地,也意味著青島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得到重要補強。此外,備受行業關注的“瞪羚”企業每日一淘總部將由北京遷入青島高新區,項目落地后將圍繞線上消費、平臺經濟進行布局發展。
“引進來”更要“培育好”。青島高新區不忘加強已落地企業的挖掘培育工作。瞄準工業互聯網戰略發展布局,中譯語通青島公司推出AthenaPlat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平臺集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于一體,配合數據采集分析系統、智能硬件、智能節電裝置等不同組件,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智能生產、智能診斷、智能預警、智能運維、產線智能優化等目標,大幅減少企業各環節的投入。自2014年落戶青島高新區以來,中譯語通青島公司在深耕語言處理等優勢領域的同時,進一步聚焦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語言科技三大核心業務,打造出覆蓋工業、科技、智能制造、智慧旅游、科研教學等垂直領域的大數據解決方案矩陣。
歷經多年的辛勤耕耘,青島高新區如今已培育中譯語通、中科英泰、嘉星晶電、青軟實訓等一批本土優質企業,累計引進華為青島基地、騰訊內容產業基地、百度(青島)智創基地、甲骨文、人民視頻、明日世界、中軟國際、中關村信息谷等項目千余個,獲批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中國最具活力軟件園”及山東省省級軟件產業專業園區等榮譽稱號。2020年,青島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規上企業營業收入34.6億元,增長24%,產業發展形勢持續向好。

■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創新實踐基地在高新區落地。
全面構筑優質產業生態
產業發展需要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和軟硬件設備、人才的支撐。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青島高新區積極招引行業上下游優質資源,通過強鏈補鏈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自2016年華為公司與青島高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至今,雙方強強聯手為打造青島軟件產業名片、推動軟件信息產業集聚持續貢獻力量。通過使用華為軟件開發云工業互聯網平臺,中譯語通青島公司實現成本降低23%、產量提高15%、產品質量提高20%。山東亞微新源軟件有限公司、青島易飛航空旅游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園區企業也基于華為軟件開發云,獲得了開發效率提升、成本大幅下降的顯著效益。依托華為的品牌生態能力,華為青島聯合軟件創新中心圍繞賦能人才、培育軟件開發創新氛圍、提升高精尖人才開發應用能力等方面開展品牌活動。創新中心打造的青島高新區專屬產業資源池企業總數已達300余家。
作為中軟國際在國內落戶的首個云上軟件園區,通過該項目,青島高新區的涉軟企業可以獲得中軟國際線上服務平臺的一切便利,還可以享受到中軟國際提供的定向發包、市場宣傳和培訓賦能等全方位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堅實的技術和人才保障,2020年,青島高新區科技研發投入11.6億元、增長63.2%,專利擁有量達到1522件、增長65%,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26家、增長15.6%,萬家注冊企業中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全省第一,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51家、增長86%,新認定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和市級技術創新中心35家、占全市的21%。目前,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重點實驗室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擁有中科院光電院、聲學所、集成電路研究院、工業軟件研究所、智能研究院、長春光學所青島基地等院所6家,市級以上科研機構100余家。
為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青島高新區出臺《關于聚焦創新引領加快企業雁陣培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試行意見》,加快企業“雁陣”培育,推行“揭榜掛帥”制度,對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最高給予1億元資金支持;對創新創業大賽獲獎的項目,最高給予1000萬元的信用貸款額度支持;對科技創新特殊貢獻人才最高獎勵500萬元,全面激發出企業創新活力。
積極發揮平臺作用,啟用一年多以來,青島以色列“國際客廳”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活動60余場,累計接待線下訪客1.6萬人次、線上訪客200余萬人次,簽約優質項目33個。依托青軟實訓基地建設的中日軟件創新中心、歐盟創新中心、海爾海創匯等國內外優質服務平臺,高新區也為企業提供了諸多優質的海內外資源。2020年5月,青島高新區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是山東省唯一獲評開發區,也是青島市唯一獲評單位;2020年獲批工信部“大中小融通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升級特色載體、獲財政獎補5000萬元;園區工研院等3家載體獲評全國產業園區“金梧桐”獎、占全市3/4。目前,高新區擁有國家級孵化載體17家,投入運營載體230萬平方米,在孵項目突破2500個。
除提供產業前端的技術及人才保障服務外,在推動產業技術成果轉化方面,青島高新區具備堅實的智能制造及信息技術產業應用基礎,科捷智能、智騰科技2家企業入選科技部“全國硬科技企業之星TOP100”;海爾生物研發的航天冷儲箱圓滿完成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保障任務;智騰科技研發的傳感器先后助力完成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發射任務;慧拓智能入選“中國潛在獨角獸”榜單……科捷機器人、寶佳自動化、星華智能、嘉星晶電、埃地沃茲等行業翹楚為新技術的落地應用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

■連續舉辦多年的青島高新區科技創新大會,為園區企業提供展示交流的平臺。
優化環境解決產業發展困擾
以優質的城市綜合環境為產業發展“加分”。2021年6月19日,一條困擾區域十多年的“斷頭路”——華中路正式開通。在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城陽區委區政府的協調幫助和屬地紅島街道的主動擔當下,青島高新區重點加快“三路一線”打通(即,華中路貫通、雙元路與雙積路節點立交、新機場高速連接線和地鐵8號線)。除華中路順利貫通外,連接主城區的“堵點”——雙元路雙積路節點立交于2020年12月24日建成啟用,地鐵8號線也于去年年底啟用。結合地鐵8號線的啟用,高新區超前規劃建設了停車場、優化了9條公交線路、新增2條擺渡線路,正式進入主城區“半小時”生活圈。
近年來,青島高新區持續發力打造教育高地,優質教育資源已經日漸成為加快產業項目招引和相關人才引入的“王牌”。先后投入70余億元,引進北京十一學校、北京實驗二小等優質資源,合作建立了青島中學、青島實驗學校、高新區實驗小學、銀海學校等。特別是功能區改革后,高新區繼續把教育作為發展基礎中的基礎緊抓不放,投入近20億元發展教育事業,康復大學、中歐國際城初中、高新區實驗小學西校區加快建設,青島58中高新校區竣工驗收,華貫路小學、泰祥路小學年內開工建設,清華附中已經簽約,北大培文學校高中部、人大附中也正在積極洽談推進。
首個商服綜合體——世茂52+、首個農貿市場——華貫路農貿市場開門納客,總投資10億元、總建筑面積9.4萬平方米的高端購物中心——首創奧特萊斯年內啟用,總投資19.3億元、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體——金茂覽秀城主體封頂……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項目讓每一個安家高新區的人才業余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另外,市民健身中心、紅島國際會展中心等市級公共配套項目投入啟用,康復大學附屬醫院青島市康復中心主體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修,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青島市公共臨床中心項目正在抓緊施工,青島眼科醫院紅島擴建工程正式啟動,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眼科學院年內正式開工。不斷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備讓區域人氣商氣加速集聚,宜業宜居的品質新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同時,始終遵循“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理念,全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青島高新區扎實開展“生態高新”行動,加強空氣、水質、土壤等保護,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優化產業和能源結構,探索建設青島綠色轉型先行區,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目前,高新區擁有祥茂河、瀾灣藝術公園等水系景觀600萬平方米,道路綠化230萬平方米;建成全國規模最大、總長55公里的綜合管廊;總投資18億元、總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的生態主題公園——東方伊甸園加快建設。“枕河聽海、九水一區”的城市生態讓每一位選擇在高新區創業發展的創業者更添一份舒心和信心。

■青島高新區優質的創新創業環境。
創新服務助力產業加速發展
為產業發展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保障,青島高新區結合“3+1”主導產業規劃和產業優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類項目,給予相對應的產業、金融和人才配套等相關政策支持,以企業和優質項目的需求為目標,提供“一站式”支持。
日前,青島高新區啟動最新產權型人才公寓日常申請,2637套低于市場價的優質房源面向全市符合條件的人才配售。青島高新區還發揮全市唯一“人才特區”政策優勢,深化“人才+項目”評價體系,深化創新創業人才項目扶持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推動優質的產權型、租賃型人才公寓建設,為產業人才提供安居、生活和勞動政策獎補和配套服務。
為精準對接產業發展需求,青島高新區重磅發布“科創36條”,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實施精準把脈、精準施策、精準扶持,打造現代化的創新創業政策體系,對全區科技型企業等創新主體進行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首創企業網格化服務機制,將1200余家重點企業和載體納入24個網格,采用“1+3”模式,選派83名專職網格員下沉一線,承擔企業服務、安全生產、數據統計、疫情防控等職責,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厘米”,為企業發展免除一切后顧之憂。“有事就找網格,小事不出網格”已成為園區企業的廣泛共識。
“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快編制信息安全、半導體產業領域發展規劃,結合信息安全、半導體產業政策制定,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技術細分產業領域重點招商鏈條,精準對接,引進更多優質項目,助力園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青島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事業部相關負責人說。
按照青島高新區“十四五”規劃綱要,未來,青島高新區將持續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打造國內一流的數字經濟示范區,力爭到2025年實現總產值200億元,并重點培育10個10億級企業。
(周 偉 尚萌萌 王曉先 文/圖)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