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的時光總是流逝得飛快,一轉眼,七天的“十一”假期說沒就沒了。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十一”黃金周。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大流行狀態。近幾個月,特別是7月份以來,國內多地先后發生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受此影響,暑期旅游需求未能釋放,“補償式”出游意愿強烈。
但與去年的“十一”黃金周相比,人們對旅游目的地的選擇、行程的安排更加理性、合理,本地過節、省內游成為絕大多數人的自發選擇。
《阿里巴巴2021“十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顯示,車程3小時以內的本地及周邊游是主要推手,占國慶長假出游訂單近六成,不少人選擇近郊游、周邊游。
“十一”黃金周期間,人員流動增加,聚集性活動增加,疊加秋冬季因素,疫情防控壓力增大。經過一年多的“歷練”,各地對疫情常態化防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更從容的應對,今年“十一”期間,對城市的營銷與推廣明顯趨于審慎而理性,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旅游秩序更加有序、可控。
青島作為知名濱海旅游城市,旅游業是支柱產業之一,對“十一”黃金周有著更加強烈的期待。
事實表明,在疫情防控之下,青島依然是廣大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飛豬旅行發布的“十一”旅游消費數據顯示,極具人文魅力及秀麗風光的城市越來越受歡迎,鄭州、蘇州、青島、貴陽、蘭州、太原等非一線城市預訂增速較快。

根據旅游景區、住宿設施、游客抽樣調查和旅游客流與消費大數據測算,10月1-7日,青島市接待游客582.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0.0億元。
旅游,是一座城市最佳的“流量入口”,經過這個入口,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匯聚、組合,這個過程中,價值被創造出來。
01
景點,人氣很旺,但完全恢復尚需時日
青島依山傍海、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山、海、島、灣、城交相輝映、錯落有致、渾然一體,“中西合璧、古今交融”,被譽為“東方瑞士”。
青島旅游資源豐富,截至目前,共有A級旅游景區109處。

10月7日,攜程發布《2021年國慶假期出游總結報告》,國慶期間各地迎來了“補償式”出游熱潮,全國多地知名景區連續多日入園量達到峰值。今年“十一”黃金周山東省最熱目的地為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淄博,主要客源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杭州、西安。
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青島海底世界入選山東省TOP10熱門景區。
青島Top10熱門景區為青島啤酒博物館、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青島海底世界、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青島方特夢幻王國、嶗山、信號山公園、羊毛溝花海濕地、海信探索中心、青島東方影都融創水世界。
根據旅游景區、住宿設施、游客抽樣調查和旅游客流與消費大數據測算,2021年10月1-7日,青島市接待游客582.7萬人次。共監測A級旅游景區72家,共接待游客276.84萬人次,同比增長25%,營業收入6480.24萬元,同比增長27.63%。
其中,青島唯一的5A級景區——嶗山風景區,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接待游客21.83萬人次,營業收入1308.27萬元,同比增長23.40%。

青島海底世界接待游客6.4萬人次,同比增長3.91%,營業收入697.7萬元,同比增長50.54%;
青島海昌極地海洋公園接待游客6.92萬人次,同比增長8.06%,營業收入1300.46萬元,同比下降1.79%;
海濱風景區接待游客72.15萬人次,同比增長16.18%,營業收入10.71萬元;
方特夢幻王國接待游客4.93萬人次,同比增長14.74%,營業收入1402.07萬元,同比增長23.26%。

一方面,同比數據明顯提升,表明疫情影響正在減弱。另一方面疫情影響依然存在,各景點人氣遠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一直以來,青島旅游產品開發過度依賴山海資源,以自然觀光型產品居多,缺少游樂型、體驗型、復合型地標旅游產品,缺乏國際知名旅游度假產品,5A級景區僅有1家。
疫情之下,人的流動性減弱,旅游目的地對有限游客數量的爭奪更趨激烈,沒有“兩把刷子”,很難贏得青睞。經過“十一”黃金周的檢閱,青島的優勢被進一步放大,同時一些問題和不足進一步暴露,正是自我檢視、改進提升的好契機。
02
消費,有意外之喜,還需深挖潛力
疫情對消費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事實一再證明,穩定和擴大居民消費,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提振經濟的關鍵舉措。
“十一”黃金周無疑是拉動消費的難得契機。監測顯示,假期青島10大重點商貿監測企業(集團)實現銷售額9.38億元,同比增長19.6%。
從商品銷售情況看,受節日需求增加、促銷拉動以及天氣等因素綜合影響,多種節日熱點商品銷售火爆。金銀珠寶、通訊器材類商品受熱捧,同比分別增長86.8%、31.1%;兒童玩具、針紡織品、食品飲料類商品銷售增幅明顯,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8.7%、27.4%、25.7%;飲料類、化妝品商品銷售呈現較快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5.6%、14.2%。

據支付寶國慶消費報告顯示,友客便利消費熱度躋身全國第四。據統計,友客便利“十一”期間門店營業額同比增長60%以上。
來自青島市商務局的監測數據顯示,除各大商超、旅游景區外,“十一”黃金周期間,一條條特色步行街同樣已經成為市民游客的“打卡地”。
臺東步行街作為目前省內唯一一條國家級改造提升試點街區,“吸金力”強勁:7天客流量超140萬人次,營業額超1.2億元。
此外,即墨古城入城人數達29.48萬人,同比增長55.63%;營業額825.12萬元,同比增長79.73%;魯邦風情街累計營業收入約1098萬元,同比增長156.9%;海上嘉年華澳樂購累計實現銷售額約3000萬元,同比增長103%,客流量同比增長101%。
游客的激增拉動了住宿業的恢復。假日7天,青島共監測星級飯店60家,平均入住率50.53%。其中,五星級飯店入住率為54.74%,四星級飯店入住率為49.19%,三星級飯店入住率為48.01%。
“十一”黃金周期間,全市各電影院客流量增大,“十一”黃金周7天預計累計票房4300余萬元,預計較2020年同期增長約20%,觀眾90余萬人次。
拉動經濟增長的因素很多,但根本的動力是需求,尤其是消費需求。經濟出現問題,很大程度上都是需求,是消費出現了問題。在當前國外疫情蔓延的情況下,集中精力擴大國內消費、培育強大國內市場正當其時、非常必要。

作為一個有著獨特區位優勢、深厚商業底蘊的城市,青島在消費潛力的挖掘、消費力的輻射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03
出行,流動性活躍,吸引力有待增強
人的流動,是這個黃金周最為關鍵的部分,也是衡量一個城市吸引力和管理水平的關鍵指標。
今年“十一”黃金周,公眾出行主要以旅游和探親為主,青島“鐵公機”等主要交通客運樞紐迎來客流高峰。據青島市交通運輸局預測,“十一”假期,青島綜合交通客運量為191.61萬人次,日均27.37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16.17%。(注:僅包含火車站、汽車站、機場、海上旅游的客運量,不包括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交通量,也不含自駕。)
來自青島交警的數據顯示,“十一”假期期間,全市進出主城區車流量達到248.4萬余輛,同比上升7.5%。
鐵路方面,“十一”黃金周期間,鐵路客運到發量預計為135.1萬人次,日均19.3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47.43%,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23.52%。

機場方面,今年“十一”黃金周是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之后迎來的首個黃金周,客流高峰如期而至。“十一”黃金周期間,青島機場旅客吞吐量預計為35萬人次,日均5萬人次。在高德交通出行平臺1日和7日分別發布的首日和假期(9月30日至10月5日)大數據監測顯示,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兩次都躋身全國十大駕車熱門機場行列。
公路方面,“十一”黃金周,高速公路繼續實施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小客車自駕出行比例相對較高,青島所轄高速公路日均駛入和駛出車輛均在60萬輛左右。
人口流入數據能很直觀地反映一座城市的吸引力,特別是旅游吸引力和商業吸引力。一項“2021國慶假期熱門旅游城市人口流入”數據顯示,成都、深圳、廣州、北京、上海、長沙、杭州、東莞、武漢、西安排名前十。青島未能入列前十,表明對人的吸引力還有待增強。

流動性,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屬性,循環才能產生價值。這個“動起來”的“十一”黃金周,盡顯復蘇活力,凸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從一個側面展現了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等基本特點,讓我們看到了經濟重振的希望與活力四射的未來。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需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全面促進消費需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乘數效應”明顯的旅游業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青島還應下大力氣做好旅游文章。
作者 | 觀象君 攝影 | 王雷、劉棟等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