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8日訊 在即墨區北安街道泥洼村, “孝老愛親”是胡秀珍家庭最鮮明的特質。胡秀珍的小叔子孫世倫因患上風濕性關節炎癱瘓臥床需要人照顧,胡秀珍從嫁到孫家來就自告奮勇與公婆和丈夫一起照顧,這一照顧就是50多年,即使現在自己已經78歲,公婆和丈夫相繼離世也始終沒有放棄。“這是親情,也是承諾,不管怎樣也要照顧。”胡秀珍說。胡秀珍家庭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家庭”。

自50年多前胡秀珍嫁到孫家后,便主動與婆婆一起照顧孫世倫的飲食起居,不嫌臟累地為小叔子洗衣喂飯,從未抱怨過。隨著公公婆婆的去世,照顧孫世倫的重擔主要壓到胡秀珍一個人的身上。2013年胡秀珍的丈夫離世后,胡秀珍并沒有放棄小叔子孫世倫,而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她的承諾,像以前一樣繼續照顧。但在胡秀珍的照料下,雖然臥床50多年,孫世倫的精神狀態卻非常好,“50多年了,嫂子為我端尿喂飯的2萬個日日夜夜我記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來生,希望我們還是一家人,我能為嫂子做點什么。”孫世倫說。
50年過去了,常年臥床的小叔子已年至七旬,而胡秀珍更是到了78歲。在這個特殊的家庭,胡秀珍早已把當初的承諾變為了日常習慣,把照顧小叔子當作自己每天的日常工作,沒有抱怨,更沒有委屈。即使歲月早已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跡,但她卻始終如一。一輩子生活在農村的胡秀珍樸實地說不出一句像樣的“豪言壯語”,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答應要照顧他了,不能半途而廢,只要我還能動就要一直做下去。”
胡秀珍的5個孩子雖然早已結婚成家,但是在胡秀珍數十年如一日的影響下,每逢節假日,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回到老家,一起幫助年邁的母親照顧癱瘓在床的叔叔。“我們也是自愿照顧的,一方面盡盡孝心,另一方面也能給孩子做個表率,把講孝義的良好家風傳下去。”胡秀珍的小兒子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