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眼里只有別人,只有工作”
——同三高速交警大隊、市北交警大隊戰友深情回憶李涌
10月3日凌晨1時許,青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隊二中隊中隊長李涌執行國慶安保任務時不幸犧牲。他的離開,讓人痛惜,但他的精神“沒有離開”,他自創的“溫馨提示”手勢,他繪制的高速路況地圖,他特別能吃苦的敬業精神正影響著更多的人,在他的身后一批優秀交警正在成長。
推掉個人嘉獎,帶動更多年輕人扎根基層
沈海高速是中國的南北公路大動脈,2003年12月26日,沈海高速青島段建成通車,目前是雙向六車道(含應急車道),共有120公里長。“我們地處青島的‘南大門’,相比較其他高速,沈海高速有‘三多’,車流量最多,日均車流量是3.5萬輛,其次是大貨車多,平均三成以上通行車輛都是大貨車,再就是道路形態最多,坡道、彎道、事故多發路段、霧區、容易結冰路段多。”同三高速公路交警大隊教導員肖剛介紹,“大隊的民警休息時段,都是‘見縫插針’,他們守護著這條大動脈,李涌就是這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他身上,從來沒有不行,‘干事必須行’就是他的標簽。”
李涌使用溫馨手勢提示駕駛員:駕車時系好安全帶。
李涌所在的二中隊有16人,是一個特別能戰斗的中隊。肖剛介紹,2019年、2020年,李涌連續兩年把本應該給他的個人嘉獎全都推掉了,“李涌說,黨和國家給了他很多榮譽,自己年紀大了,更多的榮譽應該讓給年輕人,鼓勵他們扎根基層,奉獻社會。”
李涌給大隊提交的材料中,曾這樣表揚輔警張成功:“查處超載、酒駕、應急車道停車等違法行為時,遇到當事人不配合,甚至是棄車逃跑時,他總是不顧危險地沖上去,配合我控制住違法當事人,從不退縮。從年輕一代的輔警身上感受到他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另外一份評價中,李涌寫道:“民警張少軍老家武漢,連續多年未回家過年,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劇了他對身在疫情重災區的老母親及親人的牽掛。原本已請假準備回家探親的張少軍,將這份思念默默藏在心中,牢記人民警察神圣使命,堅守崗位,連續50多天沒回青島的家,白天黑夜帶領輔警守卡查車,始終保持主動自我隔離,展現了黨員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有這樣的民、輔警隊伍,隨時隨地在感染激勵著我,讓我們能齊心合力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眼里有活”,善于解決問題
“李涌是一個眼中有活的人。”市北交警大隊副大隊長李國頌說,“有一年遇到極寒天氣,高速上的氣溫驟降至零下20多度。李涌早上不到6點就趕赴現場,利用以前在部隊學習的知識,幫助因低溫結凍的柴油車加溫,把車內的油路打通,讓車輛及時駛離高速路段,確保道路暢通。”李國頌說,他就是這樣一個盡職盡責的人。
李涌用手勢溫馨提示駕駛員:禁止駕車時接聽手機。
發現問題,并善于解決問題,是李涌的工作特點。李涌在路上疏導交通的時候,不斷對個別駕駛員喊話,提醒駕駛員系好安全帶、不要開車打手機、不要開車抽煙。為了能讓自己的意思被廣大駕駛員理解,李涌根據以往掌握的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人們參與交通的行為習慣,將哨音與肢體語言相結合運用在執勤中,首創了10種“溫馨提示”手勢,被廣泛推廣后,馬路上開車打手機、吸煙、不系安全帶的駕駛員少了,由此引發的事故、擁堵情況也少了,廣大駕駛員文明守法行車的自覺性明顯提高。
必備“百寶箱”成為巡邏標配
跟市區巡邏不同,高速路上巡邏,都是長線作戰。每次出行前,民警除了要做好自身安全防護外,還要攜帶大量的救援裝備。10月6日晚,李涌的同事王清軍帶領輔警宋超、李旭日巡邏,他們駕駛的正是李涌曾經駕駛的魯U9392警車,車輛后備箱內放著一套李涌的長袖警服,還有他曾經使用的背包,里面有創可貼、速效救心丸、口罩、醫用膠帶等13件急救物品,此外還有鐵鏟、簡易工具箱、滅火器、蓄電池連接線、青島地圖等物品,其中還有一桶50斤重的水。
李涌幫助司機換輪胎。
“李隊來到我們中隊后,要求我們每次巡邏都要帶上一桶50斤重的水,有一些車輛長時間行駛會出現‘開鍋’情況,這桶水就成了車輛的 ‘救命水’。”王清軍說。而李涌的這些習慣,也成了隊里的習慣,同事們表示,會繼續堅守好,守護好這條“大動脈”。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李涌的精神卻帶動著一大批人,他的工作方法,他的敬業精神,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交警學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梁超)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9日1版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