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9日訊 青島超銀中學又多了一項沉甸甸的國家級榮譽。日前,在第四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儀式上,青島超銀中學以“點亮人生”“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捧回了第四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初中學校。
近年來,憑借優質的教育教學質量,超銀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已經成為島城響當當的民辦教育品牌。叩問背后原因,超銀教育集團黨委書記、超銀學校校長潘曉莉認為,這些都歸功于超銀在二十余年的發展中開辟出的獨特的發展路徑:作為民辦學校,超銀“跳出教育做教育”,找到了適合并促進自身發展的模式——“點亮人生”“和衡”素質教育質量管理模式,有效回應了教育的本質問題。

著眼學生終身發展
“教育是什么?教育能為學生帶來什么?這些都歸結于質量。”在潘曉莉看來,超銀中學之所以參評質量獎,正是基于這種對教育的深度思考。對于一所民辦學校而言,如果教育質量不過關,勢必會被社會淘汰。而過關甚至優秀的教育質量,需要的不僅是對于教育規律的透徹了解和準確把握,更需要“跳出教育做教育”的格局和視野。
所謂“和衡”,即和諧、和合、和贏,均衡、平衡、持衡“三和三衡”。教育質量首先體現在育人質量上,這正是超銀“和衡”模式的核心要義。“教育是塑造人性、孵化靈魂、啟迪智慧”,“和衡”模式直指教育的本質。超銀將辦學使命明確為“培養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人”,以更長遠的目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賦能。
在超銀中學,立德樹人、五育并舉被落實在具體行動之中。學校的最高榮譽“校長質量獎”勛章授予對象不僅有學業成績優秀、體育美育全面發展的學生,更有在風雨之中扶起垃圾桶的“最美男孩”、悄悄把飲水機收拾干凈的“美行少年”。上百種社團和特色選修課為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搭建出寬廣的平臺,每年近千人次學生在社會各級各類賽事中獲獎。世界頭腦奧林匹克全球前十、全國健身操舞大賽六個特等獎第一名、未來商業領袖峰會全國總冠軍等權威比賽大獎都被超銀中學收入囊中,學校還連續五年蟬聯全國信息學奧賽“金牌學校”稱號。
周子楠是超銀中學首屆畢業生,本科就讀于美國普渡大學生物化學系,并以最高榮譽畢業生畢業,目前在醫學領域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追根溯源,詢問內心,是什么促成了今天的我?每當這時,思緒總會將我帶回廣饒路上的這棟小樓。”在周子楠心中,超銀中學就是自己夢想的起點。在周子楠的影響下,他的弟弟也追隨哥哥來到超銀中學讀書。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哥哥一樣,在超銀收獲知識和本領,成為更優秀的自己,將來用真才實學為祖國貢獻力量。
梁元賦是超銀中學2015屆畢業生。他從超銀出發,從一名普通運動員一路成長為中國摩托艇國家隊隊長,連續3年摘得國內國際公開賽冠軍。“復盤我到目前為止二十幾年的人生旅程,之所以能在體育生涯中奮勇向前,在學習道路上堅持不懈,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在超銀中學培養的慎獨精神。那就是無論有沒有人對你進行監督和鞭策,都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向著目標不斷前行。‘礪志、鑄魂、奠基、自立’簡短的八字校訓,字字千金,為我們未來的人生注入最優良的品質。”
通過強基計劃走進清華大學的超銀中學畢業生王煜然、遲凱文亦如此,他們在初中母校接受興趣啟蒙,在未來從事基礎學科和關鍵領域研究,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之中。“在超銀努力的每一天,都是為了給以后的人生創造更多的可能。”這已經成為一批批超銀畢業生的共識。
打造“超人教師”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對于一所民辦學校而言尤為如此。超銀中學深知這一點,一方面以“超銀精神”引領教師發展,另一方面以扎實的教科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出一支具有價值理念認同感和歸屬感、業務素養深厚的“超人教師”隊伍。
王昱曾是超銀中學的一名學生,大學畢業之后她重返超銀,目前是超銀學校嶗山校區的一名語文教師兼班主任。以教師的身份重回母校,讓王昱對于超銀中學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感受:“學生時代感觸最深的就是超銀的禮儀教育,見到教師、長輩鞠躬問好是我們的傳統,時隔多年,我的學生們依然如此。學生時代,老師們用愛心灌溉、精益求精的精神曾讓我印象深刻,如今我也拿起了接力棒。”
像王昱這樣在超銀求學,又在超銀任教的人不在少數,目前已有20余人,“超銀精神”也隨著時間代代傳承。在家長眼中,“無論什么時候,有問題可以隨時問老師,我們超銀的老師秒回”,“老師對孩子的了解比我這個當媽的還要深”,“高考前某學校教師把辦公桌搬進教室的新聞上了熱搜,可我們超銀的老師三年來每天都是這樣”……在社會評價中,“超銀的老師是超人”,他們拼搏敬業、無私奉獻、智慧育人的形象成為超銀教師的集體畫像。
除了擁有“超銀精神”的軟實力,超銀教師在教科研方面更有“硬核實力”。超銀在教育行業內創新性地設立教學總監一職,并成立教科研中心,聘請全國名師來校任職。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學校提煉出十余種適用于超銀教學實際的特色教學法,涵蓋不同學科、不同課型。學校充分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打破校區界限開展學科大教研,打破學段壁壘開展小初銜接研究,實現研訓聯動、質量同進,確保了學校師資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近三年來,國家級名師共29人,省級名師共22人,市級名師共57人,有50余位老師獲得市級以上獎項,上百人次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優質課中獲獎。
鍛造卓越服務
在青島教育界,超銀的發展可謂引人注目,幾乎每一年都有一個新校區成立:2015年,西海岸校區成立;2016年,金沙路校區開始招生;2017年,超銀高中正式運行;2019年,鎮江路校區小學部掛牌;2021年,嶗山校區全新啟航。快速發展背后,卓越服務成為超銀的一張王牌。近年來,超銀提出了“金牌門童”服務理念。在超銀的話語體系中,“門童”不是真正的門童,而是一種精益求精地為全體家長和學生提供高品質教育服務的意識。
作為覆蓋小初高全學段的教育集團,超銀從集團角度進行頂層設計,成立了教科研中心、科創研究中心、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對外交流中心“五大中心”,為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保駕護航。此外,超銀還成立了超銀教育集團監察委員會,獨立于各校區之上,對家長反映的意見建議逐一認真落實反饋,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近年來,家長滿意度92%以上、老生家庭再次推薦來超銀的就讀率達到了90%以上。這兩個“90%+”充分印證了家長對于超銀的認可。
在服務學生和家長的過程中,超銀中學尤為重視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不斷搭建家校互聯的立交橋。學校聘請專家加入學校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專家智庫,多次舉辦家庭教育論壇活動,各校區定期舉辦家長課堂、家長沙龍等活動,針對學段銜接、親子關系、溝通技巧等家庭教育中常見的問題對家長進行專業指導。學校還承辦了山東省教育學會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年度高峰論壇,得到了全省各地學生家長的踴躍參與并深受好評。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下,學校打造了超銀智慧校園系統,運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師生及家長在教學、生活中的實際需求,并獲得國家版權局頒發的軟件著作權證書。通過智慧校園系統,學生及家長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成長記錄檔案、個人成績跟蹤分析、試題診斷反饋等全面信息,教師可以實現網上備課、作業管理、試卷分析、學生畫像分析等內容。這一平臺系統解決方案還被評為2021青島信息化優秀解決方案。
“拿到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對于超銀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契機。”潘曉莉說,未來超銀中學也將以此為起點,以堅持的精神、堅定的信念不斷前行。更加“高質量”的超銀中學令人期待。(青報教育在線記者 王敏敏)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