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應時代之變,立時代之潮。在這座敢當全球工業互聯網探路者的城市,已有大批工業互聯網企業成為賽道上的領航者和實戰派。2021年10月26日至27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將如約而至,青島工業互聯網迎來第七次“進階”。

科研人員足不出戶就能看到試驗現場?操作人員遠程可以精準操控工業設備?無人機和機器人替代安保人員保障安全?這些曾經像科幻電影中的情節,如今都已是5G與工業互聯網碰撞出的“火花帶閃電”。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印發的《“5G 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中指出,到2022年,要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打造5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內網建設改造覆蓋10個重點行業,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等。那么,5G工業互聯網究竟是什么物種?在當下的工業領域屬于什么段位的應用?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的主論壇及平行論壇的議程中,為何它會成為高頻詞匯之一?進入實戰階段的工業互聯網應用,為何必須都紛紛帶上了5G這個“前綴”?
5G工業互聯網: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路基”
全球第一個5G標準(Release-15)發布已過去了近4年。在日常生活層面,多數人覺得5G只是網速快些,實則不然。舉個簡單例子,曾經令全民狂歡的游戲“精靈寶可夢Go”里,玩家“捕捉”精靈的場景,就是運用了增強現實(AR)技術,但AR的實現背后離不開5G的環境支撐。5G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有著大帶寬、低時延、廣聯接等特性,它的出現,不僅方便了人對人的通信,高效實現了人對物、物對物間的通信,這才是產業端大跨度迭代的終極原因。
“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因此到來,人類的生產生活模式將被徹底顛覆。”大約10年前,全球知名經濟學家杰里米·里夫金曾預言“某種新型網絡”。工業互聯網作為工業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概念,可以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即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成為海量數據傳輸和匯集的關鍵紐帶。要轉型,先修路,5G可以說就是這條高速路的“核心路基”,成為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支撐。
所以,5G工業互聯網指的就是用5G賦能工業互聯網,賦予工業場景高可靠、低延時、抗干擾的特性,推動工業制造向工業“智”造轉變。這就像“王牌+王牌”,強強聯合,5G與工業制造業的融合與交叉已成為經典模型。
應用場景“家族”:協同研發設計、設備故障診斷、大規模定制……
根據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0年)》,我國產業數字化進程提速升級,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由2016年的45.7%和61.8%增長至2020年的52.1%和73%,未來比例必然越來越高。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已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加速推進,“5G+工業互聯網”全國在建項目超過1500個,成為工業互聯網創新最為活躍的領域之一。“我看好這個變革趨勢,喜歡看到無數的思考落于實體,看到它們在指令下有序運行,感覺自己對這個世界真正做出了一些改變。”一位剛轉型到工業互聯網賽道,聚焦倉儲及生產線實踐的企業家曾這樣對媒體坦言,在龐大工業領域,每一處細小的變革,或許都影響著中國工業的前途。

青島5G“十佳場景示范”項目:5G無人開采創新應用
5G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包括工業生產前期的協同研發設計、工業制造過程中的設備故障診斷、生產現場監測、“大規模定制”的柔性生產制造等。“工廠產線維修人員佩戴AR眼鏡,通過攝像頭進行第一視角的音視頻拍攝,經5G網絡傳輸到辦公室的專家端,兩端進行實時音視頻通訊。同時,專家可以在電腦、手機等設備上對眼鏡端采集的視頻進行AR標注、凍屏標注等操作,AR指導信息將實時呈現于維修人員的視線中。”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山東青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所描述的AR遠程維修指導場景,目前已經在電子設備制造業、裝備制造業、鋼鐵行業、采礦行業和電力行業等五大行業中得到應用。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5G與工業互聯網的跨界融通和供需連接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戰區”。面向工業互聯網發展需求,重點研發5G與工業互聯網之間的創新應用解決方案,加強電信運營商、設備制造商、互聯網企業和工業互聯網企業之間的溝通、整合和跨境合作,探索開放共贏的新商業模式。

青島5G“十佳場景示范”項目:5G 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示范
賽道上的“青島故事”:提前研判,搶灘加碼5G+工業互聯網
技術預見歷史、窺見明天。5G+工業互聯網宛如一扇窗,讓我們看到了工業生產在未來的無限可能。早在確立賽道之初,青島就對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趨勢做出準確研判:依托全國首批5G試點城市的優勢資源,搶灘加碼“5G+工業互聯網”應用。

青島“5G+智能裝備”行業應用沙龍
青島市堅持政策先行、注重典型引領、培育產業生態。2020年,青島出臺《關于加快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持5G基站建設”有了政策支撐和方向引導。目前,全市共有3個項目入選國家試點、1個項目在全國做典型發言、4個項目入選國家典型應用案例、44個項目獲批山東省試點、10個項目被評為市級5G“十佳場景示范”。
干在實處才能走在前列。青島的奮斗可謂“一網無前”——累計開通5G基站13856個,5G網絡質量全國領先。這個數字意味著包括沿海一線、各大商圈、高鐵車站、海爾海信等大型企業園區在內的幾乎所有青島核心城區,都已經完成5G網絡連續覆蓋,5G基站覆蓋范圍可以滿足大部分5G用戶的需求。在中國移動集團公司組織的全國56個重點城市5G網絡測評中,青島移動5G網絡質量超過北上廣深等重點城市,位列全國第一。在聯通集團的5G網絡測評中,青島聯通位列全國第三。
在涉及5G商用最為關鍵的行業應用場景建設上,青島移動、青島聯通都在不斷推進工商業領域的5G網絡覆蓋,目前已經與海爾、海信、一汽解放、中車、青島港、青醫、萊西金礦等多家單位開展5G行業應用場景的網絡覆蓋。以青島港礦石碼頭項目為例,通過在皮帶機現場部署5G工業相機,實現工業相機的5G網絡接入,拍攝皮帶運行中的實時視頻畫面,并通過5G網絡傳輸至部署在 MEC 平臺上工業AI智能合規檢測系統,系統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進行實時分析,判斷是否存在異物,實現異物實時檢測與自動報警,實現無人化巡檢,達到降本增效的目標。
如果說2019年到2020年,5G應用尚處于從0到1的突破階段,,2021年則進入從1到N大規模復制的階段。青島5G賦能智能制造、智慧礦山、智慧港口、醫療、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管理、5G+VR全景直播等諸多項目成功建成并投入運行,繼而實現了從樣板到規模復制的跨越。
10月青島:帶你看見5G+工業互聯網的未來“彩蛋”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構建基于5G的應用場景和產業生態,積極穩妥發展工業互聯網。在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和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5G+工業互聯網”將主要發揮基礎性作用、聚合性作用、融合性作用。
2021年1月,工信部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這是繼《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 年)》之后的工業互聯網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深化“5G+工業互聯網”為11項重點工作任務之首。《行動計劃》指出,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推動5G應用從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加快典型場景推廣。探索5G專網建設及運營模式,規劃5G工業互聯網專用頻率,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5G網絡化改造、應用孵化、測試驗證等服務。
目前, 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互促共進、疊加倍增的發展態勢初步形成。隨著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在國家和地方大力助推,產業各方共同努力下,5G和工業互聯網將會產生更多的“化學反應”。
10月,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也將會有第四屆“綻放杯”5G先進制造專題賽頒獎典禮暨數字經濟發展論壇、中國5G+視聽傳播產業論壇等相關交流。且看工業互聯網與數字孿生、5G、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度融合,為我們的生活改善帶來更多“彩蛋”。(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李莎莎 臧婷)

掃碼關注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官方公眾號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