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濕地里,百鳥翔集,梅花鹿嬉戲;萊西湖面,波光粼粼,錦鱗游泳;大沽河畔,碧水藍天,綠意盎然……近年來,青島萊西市以建設大青島北部綠色崛起的典范之城為目標,把生態保護作為發展底線,先后獲得亞洲金旅獎·首批十大休閑旅游目的地、國家休閑城市綜合標準化試點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區、中國十大全域旅游示范縣市等一張張“綠色名片”,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之路。
念好"緊箍咒"守護綠水青山
萊西市水資源豐富,境內有大、中、小型水庫50多座,大、小河流60多條,其中,萊西湖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水庫,設計庫容量為4.02億立方米,大沽河是膠東半島第一大河,年可利用水量達9.65億立方米,約占全青島市的40%。近3年來,先后有10多個過千萬元項目因靠近水源地被拒之門外。
拒絕,意味著痛苦的放棄,但在保護與發展的選擇上,考慮到大沽河是青島地區的"母親河",萊西又是青島重要的水源地,萊西市決策者態度非常明確:凡是可能對大沽河造成污染的項目,即使經濟效益再好,也一律不批。保護成了萊西的第一選擇。
基于此,萊西給自己加了一道“緊箍咒”:堅持環保優先,在項目洽談、審批過程中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強調第一審批權,對新、擴、改項目實行"批前介入、批時把關、批后跟蹤"的全過程環保監管,嚴格控制建設污染項目。
在做好源頭污染防控的同時,萊西市打響大氣環境質量、流域水環境治理、凈土行動三大攻堅戰,大沽河萊西段各控制斷面水質連續多年保持達到功能區劃標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率100%
培育“綠動能”激發新活力
生態是萊西實現差別競爭、特色取勝的潛力所在。依托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萊西市積極引進培育綠色項目,為萊西經濟注入了新動能,成為萊西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搶抓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機遇,萊西市成功引進北汽新能源汽車項目,項目一期投資10億元,年產能5萬輛;二期項目投資40億元,計劃到2020年基地總產能達到30萬輛。同時,配套引進國軒電池、貝特瑞電池等一批高科技企業,突破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電器等汽車及零部件配套產業,建成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快形成。
在積極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同時,萊西今年還加快培育其他五大產業集聚區。加快沽河農副食品加工產業集聚區建設,推動雀巢嬰兒輔食等項目落地,力爭實現產業產值130億元。扶持南墅碳材料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南墅污水處理廠年內投入運營,洛唯新材料10萬噸石墨純化項目達產。加快建設開發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推動鉆石小鎮、大數據VR數字小鎮等項目開工建設,促進中科鋼研碳化硅等項目竣工投產。以打造國家級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生產示范基地為目標,大力培育夏格莊綠色建筑產業,年內力爭落地產業項目25個以上。以打造國家級通航產業示范區為目標,加快發展店埠通用航空產業,盡快建成通航機場并投入使用,推進空中快線、泛美通航實現運營,力爭引進產業項目35個以上。
好“休閑牌”叫響“樂在萊西”
采摘番茄、草莓、黃瓜,觀看野豬賽跑,品嘗有機瓜果和黑豬肉,推磨體驗童年樂事……每逢節假日,來沽河街道山后韭菜基地采摘體驗農家樂的游人如織,歡歌笑語到處飛揚,這是萊西市通過布局休閑農業推動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
2015年和2019年,萊西市連續成功舉辦了兩屆世界休閑體育大會,向世界充分展示了休閑體育的獨特魅力,給萊西這座城市深深地打上“休閑”的烙印。
為加快全市休閑旅游產業發展,萊西市印發《“樂在萊西”品牌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從編制分級旅游規劃、舉辦休閑文體活動、完善旅游配套服務、強化品牌宣傳推介四個層面打造“樂在萊西”品牌。
通過兩次世界休閑體育大會的舉辦,以及持續推進全域休閑旅游產業與“樂在萊西”品牌建設,萊西市積極布局以休閑旅游、休閑體育、休閑食品、休閑養生、休閑文化“五位一體”的“休閑 ”產業體系,成功將豐富的生態環境與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為萊西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青報全媒體記者 馬英歌 通訊員 李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