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4日訊 日前,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山東省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的通知》,啟動實施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集中力量建設100所左右高水平中等職業學校。項目建設周期3年,2021年、2022年各遴選50所左右學校立項建設。經過3—5年建設,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技術創新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顯著提升。
通知中提到,我省將加強黨的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思想政治課主渠道作用,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建設“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大格局。大力推進體育綜合改革,加強體育鍛煉,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加強法治教育,提高學生法治素養。
強化專業(群)建設,面向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建設1—2個高水平特色化專業(群),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促進專業鏈和產業鏈的有效對接。創新德技并修、工學結合、“崗課賽證”融合育人機制,實行校企聯合培養、“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深入推行“1+X”證書制度。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師德師風、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等方面的教師素質提升機制。落實教師自主招聘及20%編制員額自主聘用專業兼職教師政策,引進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技術能手、產業導師到學校任教。深化內部管理改革,清理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的政策規定,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以目標管理和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與區域行業、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校企共建公共實訓平臺、技能技藝傳承平臺、技能大師工作室等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載體,提高協同育人能力。牽頭或參與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探索各相關方以產業鏈、資產鏈、人才鏈等為紐帶實施實體化運作。同時,通知中還提到,中職學校將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孫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