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4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自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了解到,日前,該實驗室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在水合物分子模擬領域取得新進展,將提升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的開采效率。

作為潛在的重要能源,當前,可燃冰開采大多使用改變相平衡的原理,尚未達到理想和經濟的產氣效率;而強靜電場可以有效誘導鹽水中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遷移,能一定程度上擺脫相平衡的約束,這對可燃冰開采有重要影響。
針對上述問題,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水合物團隊聯合多家單位研究人員,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了靜電場誘導的鈉離子和氯離子遷移對水合物分解行為的影響。研究發現,在一定溫壓條件和一定強度的靜電場中,鈉離子和氯離子的遷移最終會導致水合物分解;隨著靜電場強度的增加,離子對水合物的破壞能力增強,水合物分解速度加快。
該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于國際能源領域權威期刊《燃料》(Fuel),為可燃冰的開采和抑制油氣管道中水合物堵塞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與其他開采手段相結合,提高可燃冰開采效率。(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通訊員 林琦)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