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7日訊 項目落地年,如何推動重點項目優質高效建設?為項目提供集成解決方案的BIM技術成為新動能。10月15日,由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團市委主辦的2021年度“工匠杯”BIM技能比武大賽決賽在中建筑港集團即墨大洋鉆探船碼頭項目現場開賽。

隨著信息化時代到來,BIM技術(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應運而生。通過應用BIM模式,充分整合并利用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所涉及到的信息,不僅能夠縮短建筑工程所需時間、節約資源成本,同時還可以幫助所有工程參與者提高決策效率和設計質量。本次大賽以“BIM助力創效,視界塑造未來”為主題,共有22支隊伍報名參賽。參賽選手通過制作可視化交底視頻,對工程關鍵施工工藝的流程、操作、標準等進行詳細說明及動態展示。

決賽現場,各支隊伍代表進行現場匯報及可視化成果交底展示,評委針對BIM模型應用能力、軟件應用能力、可視化交底表達能力等進行打分,評選出最佳作品。“遠航1號”隊的《搭岸式氣囊工藝沉箱出運及安裝可視化交底》作品榮獲一等獎。

作為大賽承辦方,中建筑港集團多年來以“星火燎原”策略大力推進開展BIM工作,擁有百余名專兼職BIM骨干人才,目前已成立BIM研發中心,累計獲得17項國家級獎項和3項省部級獎項,基本實現大中型項目BIM技術全覆蓋、重點項目BIM平臺應用全覆蓋。中建筑港集團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于建勇在現場致辭中表示,我們將以大賽為契機,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為職工搭建崗位練兵、崗位成才的廣闊舞臺,持續培育“勞模工匠”、“技術能手”和“央企先鋒”,持續打造專業過硬、業績一流的干部職工示范群體,為青島項目落地年貢獻更多筑港力量!

此次競賽場地即墨大洋鉆探船碼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實現了BIM技術在技術交底、動畫工程量復核、計量算量、進度模擬等方面的全過程應用。該項目擬新建2個泊位,同時包括房建、給排水、消防、供電、照明、暖通、信息與通信、導助航等配套工程的建設。建成后將有力推進我國能源勘探和開發,加快海洋強國建設。

比賽期間,與會人員還參觀了由中建筑港集團承建的國家深海基地(“蛟龍號”母港),該工程榮獲“2017年度山東省建筑質量泰山杯獎”、“2019年度水運交通優質工程獎”,是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對維護中國的海洋安全和海洋權益具有長遠戰略意義。(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鄭瀟)
責任編輯:劉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