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國,你快過來吃點,我替你。”10月5日下午3時許,在黃河利津段丁家控導8號壩,北宋鎮防汛搶險隊隊員黃秀民使勁咬了幾口手中的包子,喝了一大口水,轉身沖進了施工一線。
黃河防汛形勢嚴峻,利津地處黃河入海口,防汛壓力大。10月5日下午3時許,在黃河利津段丁家控導8號壩,防汛搶險隊員在風雨中利用空閑時間抓緊吃口已經冰涼的包子。隊員們說:“包子早就送來了,但防汛壓力大,沒有時間吃飯,我們就倒著班吃。”
“主要就是加寬、加固、加高生產堤,只要生產堤沒問題,灘區安全就沒問題。”雖然已經奮戰了5個多小時,但黃秀民仿佛有使不完的勁兒。
這支防汛搶險隊,隊員或來自黃河河務部門,或來自縣鎮機關,或來自勝利油田,或來自附近村子……此時此刻,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守住8號壩。

受持續降水影響,黃河防汛壓力大,黃河利津段多處生產堤出現風浪淘刷導致的根石走失等險情。利津縣啟動防御大洪水運行機制,下沉人員力量,力保洪水安全過境。
在黃河利津段五莊控導現場,河水湍急。作為黃河入境東營市后收窄河道的起點,該河道主槽狹窄處僅180米,涌流增速后對兩岸壩體沖擊大。利津縣黃河河務部門緊急調集人員機械、搶險物料,連續多日進行壩體加固。至10月4日,五莊控導已完成子堰圍擋600多米,使用石方1029m、土方244m,覆蓋全部低洼易出險河段。
“水位高、流速大、水流持續時間長,容易出險。”利津黃河河務局宮家管理段副段長黃林健說,他們組織起由河務部門與臨近鎮街工作人員組成的120余人搶險隊伍,對重點壩段、根石容易走失的地方,繼續拋石拋籠加固;對容易出現滿溢的地方,繼續抬高壩體、加高子堰,全力確保黃河行洪安全。
利津縣委縣政府10次調度黃河秋汛洪水防御工作,下沉一線進行督導檢查,各沿黃鄉鎮(街道)落實防汛責任,落實各類搶險機械70部(臺),備足備全相關防汛應急物資;強化監測預警,密切跟蹤洪水演進過程,實時關注水情和汛情變化;在丁家控導、五莊控導、東關控導、東壩控導、崔莊控導5處重點工程搭設帳篷、守險房,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工程巡查值守。
“能為防汛出點力,感到光榮。”王建國咬了一口手中的包子,指著摩肩接踵的防汛搶險人員和機械設備說,努力多一分,安全就多一分。“經過一天奮戰,新加固的生產堤已逐步成型,沒白干。”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