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志愿填報后,接下來是等待錄取通知書陸續發放,必定是有人歡喜有人愁。無論如何,高考喜摘桂冠,并不意味著可以一勞永逸;暫時失利,也不意味著無法“逆襲”。新高考命題透露了哪些方向指導?學霸是規劃出來的嗎?是不是只有選理化出路才好?高考失利還有別的路可以選嗎?……當夢想與現實相遇,家長有困惑,專家有話說,不妨傾聽他們的心聲與見解,在后高考階段看清接下來前進的道路。
★孫睿
青島市實驗高級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青島市第八屆教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齊魯名校長,青島市拔尖人才

關鍵詞
科目選擇
家長:我的孩子即將進入高二年級,今年新高考成績出來后我看到,高分段考生大部分都是選的理化,我該怎么辦?
常發友:在我省夏季高考考生中,選地理的最多,其次為生物;選政治的最少,其次為物理。地理科目由于文理兼具,受到學生歡迎;而物理因為學習難度大被多數學生棄選。但是,雖然選物理化學的考生少了,位次情況分段卻占據壓倒性優勢,高分段考生九成選理化,位次越高理化考生越多。為什么呢?選理化的考生,本身學習能力強,也就是說,成績好的學生絕大部分選擇了物理化學。所以,選了兩門理科加一門文科的考生,總成績肯定比只選文科為主的考生更有優勢。那么再從錄取上看,絕大部分理工類專業對考生有選考科目要求,而絕大部分文史類專業則沒有選考要求,當所有考生合在一起站隊錄取時,選考文科科目的考生填報志愿的空間就被“擠壓”了。因此假設要報高校的社科類專業,反而是選考理化的考生更有優勢。因此建議新高二的家長和學生們在分班前,要綜合考慮自身興趣和實際錄取、招生傾向。
關鍵詞
綜合素養
家長:我是一個新高三家長,關鍵性“陪跑”的這一年,到底該從哪些方面給孩子助力?
常發友:家長一定要對自己孩子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如果孩子自律性強,做好后勤保障就行,不要過度關心。而如果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學習缺乏毅力,就希望家長和老師必須及時溝通調度。從今年新高考命題中可以明顯看出,試題考核的深度和廣度都加大了。比如數學卷中有一道題是關于參加足球、籃球比賽,就融合了體育活動;有一道題是關于勞動模型制作,就是以勞動教育和技術為背景;還有關于日晷、PM2.5、病毒等各方面知識的命題,雖然實際落腳點是數學考點,但是在外面加了一層“外衣”,這就非常考察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綜合素質。希望不管什么年級的家長們,多鼓勵孩子獨立見解,創新思維,多關注人文身心發展和綜合素養。
★常發友
青島九中教學與教師發展處副主任,高一年級主任,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

關鍵詞
高中規劃
家長:最近,高分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成熱議,我的孩子上高中,是尊重孩子興趣,還是側重好找工作的“錢”途,怎么對孩子進行合理規劃?
孫睿:經常有家長問我,學霸是規劃出來的嗎?我認為是的。今年新高三數學奧賽班的學生,長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提升,讓他們的數學成績比其他班拉開10多分,這在高考中都是很受益的。所以,奧賽、科創、閱讀寫作……每個家長都要正確認知自己的孩子,做好三年學涯規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就不至于上了高中茫然。新高一肯定有一個心理、學習進度、課程銜接的適應階段,抽象性的東西和知識點加大了,課下自主學習和強化鞏固的要求加大了,并且提倡進入高中就開始做課題研究,寫出課題,就有可能發表,獲得專利,參與科技大賽競賽,通過綜招錄取門檻……這些都是為大學準備“敲門磚”。
關鍵詞
藝體特長
學生:我初中的學業水平并不高,如果光走文化課的“獨木橋”可能不行,高中階段想通過特長來實現高考升學,可行嗎?
孫睿:我認為完全可以在“裸分獨木橋”艱難的情況下,在尊重個性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增加附加值,提前規劃和鋪設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今年我校參加高考的藝術體育類考生有接近200人,百分百過線,每年進入中傳、北影、中戲、上戲、央美等藝術體育名校的學生都很多。其實在學生一開始進入高中時,就有21個體育和16個藝術俱樂部自由選擇,可能在有些家長看來是無用的課程,其實都在潛移默化影響學生思維,今年高考有一道關于古琴的作文題,如果沒有了解過古琴知識,基本不可能拿下這3個問題滿分9分。這些看似與文化課不沾邊的領域學習,其實充分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找到未來發展空間,并且找到了強大自信,有利于促進學習內驅力的養成。所以家長和學生們即使中考成績不理想,也不必焦慮放棄,天生我材必有用,喚醒稟賦,在自己最閃光的一條路上一樣能實現“逆襲”。
★劉和平
青島新東方前途出國業務總監,負責青島新東方28個國家及地區的留學業務及新東方小語種培訓業務,深耕留學培訓行業12年

關鍵詞
海外留學
家長:我們原計劃明年高考后留學,現在全球疫情情況對留學的影響大不大?學生們還能去哪些國家留學?
劉和平:首先確實今年因為疫情情況,留學國家和學校政策原因導致了一部分已經辦理完手續的學生們,目前還無法出境,現在這些學生們大多通過網課的形式在提前學習。今年堅持留學的家庭方向上發生了一些轉變——以新加坡、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和英國為主,不必擔心孩子不會日語、韓語等小語種,其實亞洲國家同時也是英文授課國家,雙語環境再加上疫情控制較好、性價比高、文化相近,所以今年選擇亞洲留學大幅增加。而選擇英國是因為該國擁有頂尖的教育資源,多所大學在世界排名靠前,另外學制短,三年左右本科畢業,一年左右碩士畢業。
關鍵詞
申請準備
學生:之前沒有進行留學準備,現在因為高考分數468分在國內上不了滿意的本科,如果想今年留學,應該怎么準備?會不會耽誤?
劉和平:家長們可以現階段盡快了解國家和院校,做手續準備,而與此同時孩子需要進行語言學習和考試,補交雅思成績。當然也有家庭不考慮金錢和疫情原因,選擇直接送孩子到國外讀預科,但這是少數。對于那些高考成績達不到國外大學直接錄取,或申請不接受高考成績的大學,大多數家庭會在國內有一個緩沖過程,先在國內學語言和本科預科,甚至先報考一所大學讀著大一,同時進行留學申請手續準備。各個國家的開學季也不同,英國院校大部分是9月開學,澳洲分春秋兩季2月和9月入學,日本的不同預科學校也有1月、4月、7月、10月等開學的不同情況,所以入學機會也有很多。另外,除了基本的資金證明、簽證手續、語言成績等留學申請手續外,建議學生還可以選擇提高錄取率的學術力項目,比如線上海外學習課程、牛津學術營、名校科研營等。 (撰稿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圖片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