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19日訊 觀海新聞記者近日獲悉,青島西海岸新區與山東海洋集團、萬澤豐公司正式簽訂了《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項目投資合作協議》,青島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開發建設進入全新時代。
據了解,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項目,由山東深遠海綠色養殖有限公司建設,以加快推進深遠海開發為目標,以黃海冷水團科學開發為試點,突破我國深海高價值魚類養殖“卡脖子”技術,解決三文魚高度依賴進口瓶頸,拓展藍色經濟發展新空間,打造全國首個深遠海養殖試驗示范區。
該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著眼于項目園區化、產業集群化,以陸上、近海、遠海接力養殖為基礎,試驗區開發建設按照“陸基產業園區+深遠海產業園區”陸海產業集群思路,創新打造“中央綜合管理平臺+多個分布式網箱”的“1+N”深遠海養殖新模式。
自年初合作以來,新區與山東海洋集團按照“系統謀劃、遠近結合、快速突破”原則,聚焦“種業研發鏈、海水馴化鏈、養殖平臺鏈、產品貿易鏈”四個關鍵環節,實施工程化推進,快速打通產業鏈,形成苗種繁育—馴化養殖—裝備建造—產品儲運與營銷等全鏈條發展模式,初步形成“海上有設施、陸上有基地、網箱有活魚、市場有產品”的階段性成效。
今年六月,試驗區“深藍一號”網箱首次完成規模化收魚,單魚平均重量超過4公斤,成活率達到80%,共收三文魚15.6萬尾,品質達到歐盟出口標準,標志著我國首次規模化養殖高價值魚類取得成功。
打造苗種繁育、海水馴化、深遠海養殖、配套飼料、冷鏈物流加工的全產業鏈示范工程,建成“陸基產業園區+深遠海產業園區”陸海接力的養殖模式,探索推動漁業與旅游、教育、文化、科技等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國家級深遠海開發藍色綜合體,為我國全面推進深遠海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下一步,重點突破三文魚苗種繁育技術國產化、國產多聯疫苗的集成整合、養殖裝備技術更新換代等關鍵核心技術。預計到2025年,建成“1(中央綜合管理平臺)+12(分布式大型深水網箱)”的深遠海產業園裝備集群,養殖水體達到170萬立方米,可年產中高端鮭鱒成品魚800萬尾,產量4萬噸,直接收入可達40億元,項目階段投資約50億元,綜合年產值將超過100億元。(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董姣)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