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長津湖》有感
青島無棣四路小學 三年級2班 邢立陽 指導老師 束曉崯
國慶節期間,媽媽帶我去看了電影《長津湖》。這是一部關于抗美援朝戰爭的影片,講述了志愿軍戰士們在極端惡劣條件下,英勇殺敵,最終取得了長津湖戰役勝利的感人故事。
電影中的許多場景,都讓我深感震撼。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當長津湖戰役的號角響起,敵人被我們的志愿軍戰士打得措手不及,最后只能撤退。敵人在撤退途中,突然發現了一處陣地,本以為戰斗又要開始,結果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現了——志愿軍戰士們已經被凍成了“冰雕”,他們為了戰役的最后勝利,在陣地上一動不動地堅守。他們依然架著槍,他們依然保持著戰斗的姿勢,不曾低頭,不曾害怕,最后卻在寒冷的天氣中被凍死了。這一幕不只感動了我,更讓我熱血沸騰。連敵人都以軍禮向我們的戰士致敬,敵方指揮官說:“這樣的軍隊無法戰勝。”志愿軍戰士為了新中國的和平,貢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電影的最后,七連指導員的話也讓我印象深刻。指導員說:“我女兒問我為什么要去打仗,我說:‘這場仗我們不打,就是我們的下一代也要打。我們出生入死,就是為了讓他們不打仗。’”是啊,他們也想陪在家人身邊,但是為了新中國能在和平中發展壯大,能讓我們這些后輩幸福長大,他們毅然奔赴前線,最終贏得了勝利和我們現在的幸福。
《觀看長津湖》令我受益匪淺。今天祖國的繁榮昌盛,正是先烈們付出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他們的功勛,名垂青史,代代銘記。和平年代,軍人們依然在履行神圣的使命。在地震中,殘垣斷壁搖搖欲墜,險情環生中,沖鋒在前的是他們;洪水肆虐,沖毀了房屋、農田,險象環生時,奮不顧身沖在救災一線的是他們……向戰士們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銘記英雄
——國慶觀《長津湖》有感
青島金門路小學 五年級4班 鄧鶴言
硝煙滾滾,
戰火燒到了朝鮮大地,
以朝鮮為跳板的詭計蠢蠢欲動。
新中國怎能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為了親愛的祖國,
中國人民志愿軍出征了!
嚴寒阻止不了英雄們的腳步,
敵人的精良裝備動搖不了英雄們的決心!
一場場戰役,
涌現了多少英雄?
難忘戰斗到最后一人的楊根思,
難忘誓死堅守陣地的“冰雕連”,
難忘用血肉之軀與敵人抗爭的每一位英雄!
沒有這些英雄,
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今天強大的祖國,
就是對英雄們最好的告慰!
我們生在和平盛世,
依然銘記英雄!
秋天來了
青島大學市北區附屬中學 初一9班 張藝涵 指導老師 王廷偉
一片樹葉馱著陽光的期待,帶著秋風的叮嚀,悄然落地,染黃了一叢叢秋情。是春天給了它綠遍森林的機會,是秋天給了它與大地親近的機會。蒲公英帶著浪漫和童真,在秋天來到時完成了一次飛翔,最后沉寂于河流、高山、大地。
秋天讓萬物變得或輕盈或沉重,它讓花兒凋謝,讓綠葉變黃,也讓莊稼豐收。秋天的美,美在含蓄內斂,既不炎熱又不寒冷,濕度適中地迎送著季節的輪回,鄉間的小路糾纏著枝枝蔓蔓,蜿蜒到大山深處。田野的秋意裊裊升起,稻谷、果兒列隊告別短暫的秋。
顆粒歸倉,這是秋天的榮耀。秋葉預示著一個季節的結束,那些慢慢飄落的葉子,更顯示秋天的成熟和從容。感知到秋天的寧靜和安逸,才能坦然接受夏天的炙熱難耐,春天的五彩繽紛,冬天的滴水成冰。
正是因為有了金燦燦的稻谷,有了沉甸甸的收獲,才使秋天變得繁忙而喜悅。正是因為有了落葉,有了高遠的天空,才使秋天變得靜美而富有內涵。我守望著秋意秋色,被秋雨點燃的情調,成為我精神的家園,似乎總也走不出那充滿收獲的日子。
踩著落葉,懷想的是秋天的豐美;吃著佳肴,懷想的是秋天的富足;欣賞著秋色,懷想的是雨點落在秋的書頁上……在這樣的季節里,天空中彌漫著“世間都是無情物,只有秋聲最好聽”。
我的農家樂園
青島太平路小學 五年級1班 朱弈帆 指導老師 張聯
爺爺家在山西農村,那里的農家小院是我童年時的樂園。
院子東邊有一塊菜地,里面種了西紅柿、黃瓜、蘿卜、茄子……紅撲撲的西紅柿兩三個聚一堆,十分誘人;嫩綠的黃瓜彎著身子,頭上頂著鮮艷的小黃花;地壟上的蘿卜挺著大肚子,用勁撐開了泥土,像要跳出來似的。我每次經過菜地,都饞得忍不住想去摘幾個吃。
房前種著一棵蘋果樹,幾只麻雀在樹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和哥哥喜歡在樹蔭下玩過家家,散養的小雞被我倆追得喔喔亂叫,四處亂跑。頑皮的小黑狗像個跟屁蟲,總是追著我們。妹妹怕狗,小狗見她拿著餅干,便饞得一直跟著,嚇得她把餅干扔了出去,小黑卻沒看見,繼續追著她跑,把她嚇得直喊:“媽媽,媽媽……”我和哥哥在一旁哈哈大笑。
院子的西邊是廚房,奶奶在那兒為我們準備三餐。炊煙裊裊,飯香撲鼻而來。我和哥哥常饞得口水直流,趁奶奶不注意,偷偷溜進廚房,抓起幾塊肉就跑。院子門口看門的大黃狗聞著香味,也搖著尾巴,直愣愣地盯著廚房,但只有眼饞的份兒。
爺爺的小院給我的童年留下很多美好回憶,那里有我們的歡聲笑語,那里是我假期最想去的地方。
觀看國慶升旗儀式有感
青島太平路小學 六年級3班 魏來
旭日初升,天朗氣清。國慶節當天,市政府門前人聲鼎沸,前來祝福祖國母親生日快樂的人群聲勢浩大。
8時整,升國旗儀式開始。《歌唱祖國》的豪邁歌聲響起,國旗護衛隊一身戎裝,英姿颯爽,排著整齊的隊列,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將國旗護送到升旗臺。隨后,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在場的全體人員面向國旗肅立致敬,軍人行軍禮,少先隊員行隊禮,其他人則行注目禮。伴隨著莊嚴的國歌,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在市政府門前迎風飄揚。
我敬著隊禮,仰望著國旗,仿佛看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在《義勇軍進行曲》莊嚴雄偉的旋律中,親自按下電鈕,升起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我仿佛聽到了,開國大典那天,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說的那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新中國的孩子們都知道,五星紅旗是用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沒有革命先輩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新中國的成立,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國慶節,我向五星紅旗敬禮!我向革命先烈敬禮!我向偉大的祖國母親敬禮!72年來,“升國旗,奏國歌”見證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少年強則國強,我們時刻準備接好接力棒,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用知識武裝自己,用科技強大自己,將來必將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體驗傳統文化 感受國學魅力
青島嶗山實驗二小 四年級6班 盛紫涵
十一假期,為了感受國學魅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來到了嶗山書院。 這里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還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很多人眼里的青島是“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殊不知,嶗山擁有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也是青島的地標。
孔子、老子、法顯是嶗山書院國學文化名片上的代表人物。書院原樣“移植”來20座老子故鄉的珍貴老房子,構成了道法自然的徽派建筑與空間哲學,儒釋道文化在這里相遇,盛放出璀璨的國學之光。
我來到國學館,觀看了皮影戲《嶗山道士》。通過演出,我了解到皮影戲是用獸皮或者紙板做出來的,是傳統剪紙、地方戲曲、口技等技藝精髓的融合,造就了皮影戲的獨特魅力。全劇生動有趣,人物演繹活靈活現。我還來到了幕后,親自拿起道具體驗皮影戲的樂趣。
走進國粹民俗館,伴隨著優雅的古琴演奏,我畫起泥老虎。老師說在膠東半島流傳著一首民謠:“小孩小孩你別哭,你爹去趕集,買個泥老虎,咕嘎咕嘎兩毛五”,可見人們對泥老虎的喜愛之情。看似簡單的泥老虎,制作需要幾十道工序,對畫的技術和顏色的選擇極為講究。我在畫的過程中感受到民間藝人的無窮智慧。
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慨徽派建筑的精湛技藝。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