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0日訊 10月19日上午,青島市城市云腦區市中樞建設現場會在平度市城市大腦中心召開。會議采取現場演練與工作匯報相結合的形式,全面展示了青島城市云腦各區市中樞建設進度和成效。

據悉,去年青島發布《關于加快青島市城市云腦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建設“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全市一體、高度集成,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城市云腦,整合城市資源要素,數字化、網絡化、平臺化、智能化地“搞活一座城”。經過一年來的建設,城市云腦各區市中樞加快建設步伐,在全市統一標準技術規范基礎上,構建起各具特色和重點的云腦中樞系統。
平度市在2020年9月實現首期城市大腦試運行,目前,已橫向打通分布在城建、交通、應急、自然資源、衛健、公安等部門20余個業務系統,建立了“市、鎮街、社區、網格”四級指揮體系,梳理并歸集數據700余項,累計匯集數據超過4億余條,日新增數據百萬余條,實現了對重點場所、國省道、加油站等重點場所視頻的全量匯集,建成社會治理、城市管理、應急、交通、信用等多個專題庫。
城陽區,作為青島市2019年唯一獲批的“山東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市區”,已建成數字城陽治理監測(應急指揮)中心作為區級中樞的物理場所,并匯聚接入區公安分局視頻監控資源、區委政法委綜治網格化管理平臺以及住建、民政等10余個領域的業務主管部門和部分優秀企業的應用系統平臺共計30余個,完成45個部門的數據資源匯聚接入。而規劃建設的“數字城市體驗中心”,包含智慧政務、智慧社區等十余個智慧化、數字化場景,讓市民盡情體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為生活帶來的便捷。
市南區城市云腦中樞平臺已匯聚3400余萬條數據,對接19個系統平臺,建立居民信息庫等5個主題庫、城市治理等20個專題庫,制作97個標準數據接口。搭建起態勢感知平臺和城市治理平臺,并在教育、體育、文旅等部門應用場景以及三個關鍵區域實現智慧治理應用。
市北區已完成區級城市云腦一期建設,對全區940個實體網格黨支部建設進展一屏全覽、實時掌握,建成全區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整合全區38萬條城管部件信息以及10萬條加油站、危化品運輸經營企業等公共安全數據,完成4000余個視頻監控點的整合,梳理整合50余個系統的570類、8900余項、3.9億余條政務數據,并在城市基層治理、民生服務、經濟運行等領域完成場景應用開發。
李滄區以建設城市云腦基礎底座、社區居民服務總入口為基礎,歸集172類跨層級數據資源及3000余萬條各部門數據,累計調用接口7725余萬次,服務于政務服務辦理、疫情防控服務等領域。匯集全區視頻資源4058路,并積極推進全域視聯網項目。持續推進“一網通辦”,在“愛山東·青e辦”接入服務事項355項,并在李滄區分廳接入4項亮點應用。
嶗山區目前已完成數字駕駛艙的應急管理、城管市政、生態環境等九大主題場景界面設計,梳理部分主題庫數據及一網統管平臺流程,對接順豐等社會數據資源,匹配區級地名、地址數據,基本形成全區統一的地名地址數據,完成無人機的初步選址、管控平臺等功能開發。完成“三建聯動”“智慧文旅”場景的市級城市云腦接入,正在組織接入云商大數據平臺。
即墨區已完成城市云腦中樞1.0版本改造,建立起基礎數據庫和重點單位、特殊群體等10個專項信息數據庫,整合各類信息數據370余萬條。搭建起“區-鎮街-社區-村居-單元”五級網格體系架構一體化管理,將全區網格全部納入綜合治理工作平臺。創新打造新冠疫苗接種調度平臺和城區積水監測創新應用平臺,并完成4個應用場景的市級云腦接入。
膠州市已基本完成云腦中樞建設,經濟運行、市場主體、執法監督、公共信用、數據服務等5大模塊,精品城市監管平臺、社會治理聯動平臺、視頻共享平臺、重點項目可視化大數據平臺、智慧社區管理平臺等9個應用場景已投入使用,并取得明顯成效。
萊西市云腦中樞圍繞城市大腦、經濟大腦、社會大腦3大板塊進行建設,目前一期已經接入12各部門的18個系統和2個鎮街應用平臺,并實現了市級云腦平臺的接入。
西海岸新區的城市云腦物理場所目前已主體完工,平臺已匯聚11000路視頻資源,對接了生態環境局、城管等8部門2400個物聯感知設備,完成新區二、三維數字化地圖全覆蓋,匯聚全區50個委辦局業務數據,實現42個信息化系統的區級云腦平臺接入。同時搭建起計算中樞、數能中心,初步構建了全息感知中心、搜索研判中心、協同管理中心、集成指揮中心、輔助決策中心,規劃建成了城市云腦統一應用平臺、統一管理后臺和統一微服務總線,實現一體化指揮、全區協同作業。

在會議現場,平度市和城陽區分別就城市管理事件處置、加油站安全監管、社會治理事件處置以及森林火險一體化應急救援為具體場景,展示了城市云腦區市中樞的應用情況。
會議結束后,還邀請了來自阿里云數字政府、華為智慧城市等行業專家們進行現場主題演講,探討城市大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設計理念和行業經驗。(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任曉萌)
責任編輯:劉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