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青島市服務型制造聯盟成立會議在海檢集團舉行,青島市副市長耿濤,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有關部門領導,聯盟成員單位代表參會。

成立儀式上,青島市副市長耿濤、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副秘書長馬良棟、海檢集團董事長王立宇分別致辭,并共同按下啟動球,標志著青島市服務型制造聯盟正式成立。海檢集團當選為聯盟首屆理事長單位,山東大學、北航青島研究院、雙星集團等10家單位當選為聯盟首屆副理事長單位,秘書處設在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此外,與會嘉賓共同觀看了聯盟宣傳短片,馬良棟為聯盟成員單位作服務型制造專題輔導。
據了解,服務型制造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產業形態,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有利于搶抓技術變革的機遇,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近年來,我市圍繞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和“高端制造業+人工智能”攻勢,貫徹落實國家、省服務型制造部署要求,大力培育工業設計、定制化服務、總集成總承包、檢驗檢測、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務型制造新業態、新模式,扎實有序開展國家、省、市服務型制造示范遴選,梯度建設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項目),出臺并細化促進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政策措施,明確對服務型制造試點示范、工業設計、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服務型制造領域實施專項獎補,一批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海爾成為首個在同一國家擁有2個燈塔工廠的企業,中德智慧園區榮獲德國工業4.0大獎,酷特C2M規模定制全國推廣,卡奧斯連續兩年位居工信部“雙跨”平臺首位。目前,海爾集團、賽輪金宇等10家企業入選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項目、平臺),居副省級城市前列,雙星集團等11家企業入選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累計認定市級示范企業(平臺、項目)達到28家。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本月初工信部網站公示的擬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中,青島市、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企業(平臺)分別上榜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城市、示范企業(平臺)名單。這將為我市再增添一個國字號榮譽稱號。近期,市政府還專門出臺了促進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對認定為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的示范企業(平臺、項目)給予10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省級的給予50萬元獎勵。這必將推動我市服務型制造新一輪加快發展。
青島市服務型制造聯盟是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指導支持下,由海檢集團、青島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的,由我市服務型制造有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單位組成的業內合作交流平臺。成員單位不僅聚集了雙星集團、賽輪集團、容商天下等國家、省、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還匯集了山東大學、北航青島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院校機構。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完善我市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搭建企業與政府間的溝通橋梁,通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形式,整合及協調產業資源,提升聯盟內服務型制造的研究開發、服務應用水平,促進“產品+服務”“制造+服務”模式迅速推廣普及,提升我市制造業綜合競爭力。
下一步,聯盟將圍繞“打基礎、聚合力、辦實事、促發展”的工作目標,完善聯盟各項工作機制,夯實運作基礎;凝聚聯盟內外各方力量,運用“線上+線下”渠道,開展廣泛宣傳,送政策、典型經驗進企業,落實好國家、省、市服務型制造等相關政策文件,擴大聯盟影響力;組織開展培訓、研討、交流對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動成員單位在資金、技術、標準、市場、知識產權等方面加強合作,切實服務賦能各成員單位;當好政府參謀助手,積極參與相關政策制定實施,推動“四新經濟”等相關產業領域雙招雙引,提升產業能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相關鏈接:海檢集團成立五年來,始終緊盯海洋強國、質量強國戰略需求,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開展試驗測試、檢驗檢測、監測整改等質量服務,持續匯聚創新資源搭建起質量技術基礎一站式服務、一體化創新平臺,培育海洋和高端裝備產業新動能,助力青島國際海洋名城建設。2020年底,集團建設運營的三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全部通過驗收,目前海檢中心檢測能力已覆蓋139類檢測對象、4560個檢測標準次。集團先后主持或參與制訂標準36項,成為山東省海洋裝備領域唯一的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現有9名員工擔任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觀察員6人。近日集團榮獲“中國服務實踐案例獎”,成為山東省海洋裝備領域唯一的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申報的“國家海洋設備質量檢驗中心”入選“2021年山東省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
海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立宇表示,海檢集團作為青島市服務型制造聯盟理事長單位,將繼續發揮質量技術一站式服務平臺優勢,協助聯盟積極承擔落實國家、省、市服務制造業發展政策,服務全市制造業由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助推我市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同時,集團將加強與聯盟成員單位的相互交流、合作共贏,共同打造一流的服務型制造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