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1日訊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上廁所,要過馬路去300米開外的滄口公園公廁,一來一回十幾分鐘,耽誤買賣,現在出門就有公廁,省時又省力。”今天上午,在李滄區興國路農貿市場經營蔬菜水果的王女士,對馬路對面的公共廁所連連點贊。

據了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爭創典范城市工作推進過程中,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立足部門職能職責,急群眾之所“急”,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新建了興國路公廁、汾陽路小學公廁,極大地緩解了李滄西部老城區如廁難的問題,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觀海新聞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建設民心公廁,回應群眾期盼,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前期安排工作人員廣泛開展調研,在群眾迫切需要的位置選址建設公廁。如汾陽路小學公廁,經前期調研,家長接送學生及周邊商鋪如廁需求強烈,公廁已列入建設計劃但因用地問題無法落地開工,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聯合社區、街道,走訪協調用地權屬部門,解決用地問題,公廁建成后,有效地解決了周邊群眾的“急事”,“大朋友”、小朋友紛紛豎起大拇指。
在走訪興國路農貿市場環境衛生的過程中,李滄區城市建設管理局發現緊鄰市場周邊缺少公廁,為了方便群眾需求,建管局積極行動,召集街道、市場、環衛等相關部門現場調研,現場提出解決方案,確定在興國路市場門口的綠化帶處建設公廁。
據悉,該區域周邊商鋪密集、人流量車流量大,為了盡快開工建設,施工方積極協調街道辦事處走訪沿街商鋪,協調園林部門遷移苗木、協調供電部門遷移配電箱,多方工作同步進行,確保在公廁方案確定后3天內進場開工建設。經過為期3周的緊張施工,興國路公廁于近日正式對外開放。

如果說汾陽路公廁徹底解決了接送孩子家長如廁難的問題,那么李滄區興國路公廁便是為周邊老人們外出晨練、逛市場解決了如廁的大難題。記者觀察發現,興國路公廁如廁人群多數是中老年人。記者采訪了前來如廁的劉大爺,他連連贊嘆新公廁的投入使用解決了很多老年人的實際問題。他說:“我今年已經72歲了,年齡大了去廁所就特別著急,如今在去滄口公園和農貿市場的必經之路上修建了這座公廁,真是方便極了!”
據悉,今年以來李滄區持續推進公廁建設,加大公廁建成后的管理服務力度,打造“如廁如家”品牌形象,通過公廁建設,深入推進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切實提高城市品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對城市管理的幸福感。(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張晉)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