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的企業家,向來是一個城市的稀缺資源和發展動力。對于這個群體,青島也從不吝惜褒揚和敬意。
10月21日,青島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了《青島市人民政府關于提請審議設立“青島企業家日”的議案》。市人大常委會以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形式,決定將每年的11月1日設立為“青島企業家日”,彰顯了青島對企業家的敬意。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家是引領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份,青島各類市場主體總量達188萬戶,民營市場主體占比達98%以上,每萬人擁有民營市場主體1835戶,創業密度居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三。
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洗禮鍛煉中,企業家通過技術的進步、產品的顛覆、產業的開拓和模式的創新,引領行業及社會變革。
就在同一天,國家發改委召開推廣地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新聞發布會,表示將青島、溫州、泉州等8個城市作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首批創建城市。
青島被國家發改委點贊的14項經驗,就包括設立企業家專屬節日。
如今的青島,因為重視企業家,重視發展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了全國資本聚焦和產業發展的熱點城市。隨著“青島企業家日”的設立,企業家精神將得到充分釋放,更多企業家將閃耀在更廣闊的舞臺。
01
企業家的專屬節日

“青島企業家日”不是一般意義的大眾節日,而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由政府設立的屬于企業家群體的特定節日。
這背后是一個城市對企業家群體的莊嚴承諾和悉心呵護,營造全社會尊重企業家、理解企業家、支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鼓勵企業家干事創業、開拓創新。
“青島企業家日”的設立,始于去年1月青島市委印發《關于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創造的若干規定(試行)》,確定每年11月第1周為“青島企業家宣傳周”,每年11月1日為“青島企業家日”。
今年1月,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牽頭制定《青島企業家日暨青島企業家宣傳周活動工作方案》,建議學習借鑒先進城市做法,以市政府名義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設立“青島企業家日”的議案。5月,市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作了《關于青島企業家日暨青島企業家宣傳周活動工作方案的匯報》,提出擬請市人大常委會確立每年的11月1日為“青島企業家日”。10月12日,市政府第129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市民營經濟局《關于設立“青島企業家日”有關工作情況的匯報》。10月21日,市人大常委會正式決定將每年的11月1日設立為“青島企業家日”。
相比于一般的節日,“青島企業家日”不僅儀式感滿滿,而且誠意滿滿,讓企業家直抒胸臆,為企業家排憂解難。在去年的“青島企業家日”和“青島企業家宣傳周”期間,青島重點開展四方面工作: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舉行“青島企業家日”圖片展、組織開展青島企業家創新創業優秀事跡宣傳、充分利用沿海一線夜景燈光秀做好企業家宣傳,營造出尊商重商安商和崇尚創業創新的熱烈氣氛。
據悉,在今年的“青島企業家日”,青島將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聽取企業家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發布《關于加快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宣讀2021青島市百強民營企業的通報,并上線青島政策通平臺(三期)。
02
釋放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未來的城市競爭,很大程度上在于企業競爭,在于厚植有利于企業家健康成長和創業創新的沃土。
青島作為品牌之都和制造業高地,孕育了一批銳意進取的優秀企業家,形成了知名企業家、名牌企業和名牌產品交相輝映的“青島現象”。
日前公示的山東省優秀企業家擬表彰建議人選名單,青島上榜企業家10人,包括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青啤集團董事長黃克興,明月海藻集團董事長張國防、賽輪集團董事長袁仲雪等,無不是創新創意、敢闖敢干的代表。而在他們之外,還有很多鋒芒畢露的新銳企業家,創新創造活力噴涌,在各自領域內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企業家群體是城市的重要資源,“青島企業家日”既是表彰和鼓勵他們中的佼佼者,也是鼓勵更多人來青島創業,讓更多人才聚集青島。
從全國來看,設立企業家日也有例可循。深圳、溫州、無錫、廈門、南通等多個城市均設立了企業家日,把尊重企業家、理解企業家、支持企業家上升到新的高度,力求培育一支高素質的企業家隊伍。
比如,2019年10月,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設立“深圳企業家日”的決定,確定每年11月1日為“深圳企業家日”,深圳由此成為全國首個設立“企業家日”的城市。“深圳企業家日”設立兩年多來,被深圳企業家視為一個城市在精神層面對他們的認可,讓肩負經濟發展重任的他們有更多的社會認同感和獲得感。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全國推廣首批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典型做法中,青島確定11月1日為“青島企業家日”、溫州通過人大立法將每年11月1日設為“民營企業家節”、臺州每年10月定期舉辦民營經濟領域大型論壇一同入選,顯示出國家層面對地方設立企業家專屬節日的高度認可。
設立“青島企業家日”,必將進一步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最大限度釋放廣大青島企業家創新創業創造的動能。
03
城市與企業家相互成就
營商環境的打造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尊重企業家不只是在企業家日這一天,更在平常的點滴之中。
針對企業關心的政策獲取問題,青島建設了“青島政策通”平臺,實現了“政策找人、政策找企業”功能,瀏覽量超過百萬次。

對于企業頭疼的融資難、融資貴,青島設立中小微企業轉貸引導基金,對域內的企業提供10日內低費率轉貸業務,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渡過短期資金難關。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將轉貸時間延長至15天,使用費用降至0.05%/日,較好緩解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的貸款周轉壓力。
對“專精特新”小微企業技術改造,青島量身定制了全國獨有的創新轉型項目獎補,大大降低了小微企業享受技術改造獎補的門檻,鼓勵它們轉型升級、增資擴產。
為防范出現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青島還對存在拖欠賬款“高風險”單位進行重點摸排,將事后清欠轉變為事前預防……
這些全國領先的政策措施和細致入微的政務服務,讓廣大企業家感受了來自城市的溫度。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20年中國營商環境評價情況,共25個城市上榜,青島居第11位,是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城市之一,提升超過10個百分位。

這些變化,企業家的感受最為深刻。萬洋集團董事長蘇孝鋒說:“在這里投資安心、放心!我們將發揮好萬洋集團的專業優勢,全力引進好企業、大企業,培育更多的行業黑馬、隱形冠軍。”
青島大牧人機械總裁田滿昌感慨:“2005年來到青島城陽區發展,從最初租廠房開始,到今天建成三個廠區,前后投資了十幾億元。”
時創科技董事長熊衛華這樣評價:“我們之前先去的深圳,但最終選擇在青島嶗山區創業,深深感到這里的營商環境跟深圳有一拼。”
在城市成就企業家的同時,企業家也深刻塑造著城市產業的未來。
基于賦能企業、賦能政府的雙向賦能邏輯,青松資本董事長隋曉一方面投資助推企業上市,另一方面把青島以外的優秀企業上市募投項目、新建產能、全球總部、高管持股平臺等落地青島,為城市插上騰飛的“資本翅膀”。
從海外回國創業的青島云路董事長李曉雨,歷經十余年實現非晶材料的進口替代,并向產業鏈下游拓展發展,引領全球配電變壓器行業的變革,締造了青島第五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而立之年辭職進入環保行業創業的郅立鵬,創辦的兩家公司——華世潔環保科技和中科華聯新材料分別聚焦工業廢氣治理和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裝備,都已成為細分行業的領導者。
正是城市與企業家的相互成就,讓青島民營經濟實現蛻變。今年,青島13家企業進入2021年山東省民營企業100強,比去年增加1家;新增10家民營上市企業;市“專精特新”企業累計達5099家,市“隱形冠軍”企業累計達112家,省“瞪羚企業”累計達70家,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達97家;13家獨角獸企業躋身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青島在中國獨角獸城市中排名全國第五、北方第二。
城市的崛起,離不開企業家的崛起。“青島企業家日”的設立,是這座城市對企業家最深的致敬,期待這樣一個特殊日子進一步激活廣大青島企業家創新創業創造的動能,書寫城市和企業家之間更多互相成就的佳話。
作者 | 周曉峰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