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9月16日6版
道路是否通暢、交通設施是否完善、公交線路是否合理……這些問題都關系到市民出行是否便利的關鍵。近年來我市為適應新的城市發展形勢,不斷完善道路設施,優化交通線路,市民出行便利程度明顯提高。但隨著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城市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近年來一些出行“瑕疵”也逐漸顯露出來。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成為阻礙市民出行順暢和出行體驗的“絆腳石”。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出行問題一直就是青島日報全媒體留言平臺上市民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本報“三我”特刊已先后8次推出與出行相關的留言主題板塊,集中刊發市民吐槽的斷頭路未打通、人行道被占用、學校和市場周邊交通不暢、道路坑洼影響居民出行等問題,并跟蹤相關部門、區市整改情況。通過本報的集中報道和相關部門的整改跟進,記者發現,盡管反映的部分問題得到了整改,但在近期的市民留言和來信、來電中,有關出行不便問題的熱度依然不減。
出行問題關系市民最根本的需求,直接影響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因此,去除各種出行“梗阻”,保障市民出行便利的呼聲日高。而通過近幾個月的調查報道,我們也看到,城市出行順暢,不僅要局部“修補”,更需全面整改和制度保障。
為此,本報今起推出“諸葛匯·出行策”活動,邀請廣大讀者、網友前往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客戶端(掃描上方二維碼)“直通12345”欄目留言或發送郵件到郵箱qdrbyljdb@163.com,就出行便利問題獻計獻策(留言請在標題前注明“諸葛匯·出行策”,編輯將擇選摘登并提報給相關部門)。
出行問題·回頭看
這是一份本報刊登出行問題留言及相關部門、區市整改反饋情況的統計:
5月27日,本報8版推出《車站設施不全,望整改!》板塊,刊發市民關于公交車站設施缺損、不完善等問題的留言10條。6月3日,本報9版刊發了嶗山區和市交通運輸局對于其中2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反饋情況。6月17日,本報8版刊發了平度市和市城管局對于其中4條留言問題的整改情況反饋。
5月27日,本報8版還推出了《占道經營太亂,快清理!》板塊,共刊發市民反映的占道經營影響市民出行問題的留言10條。 6月3日,本報9版刊出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對于其中3條留言反映問題的整改情況反饋。
6月17日,本報7版推出《途經學校“怕”堵》板塊,刊發市民留言10條。6月24日,本報8版刊登市北區、西海岸新區、萊西市對于其中5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6月24日,本報7版推出《場站設施有待完善》板塊,刊發市民關于場站設施建設不完善方面的留言8條。7月1日,本報16版刊發了市交通運輸局、嶗山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萊西市、市地鐵集團對于其中8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7月15日,本報9版推出《土路坑洼揚塵 出行很不便》板塊,9條。7月22日,本報8版刊發了李滄區、西海岸新區、即墨區、萊西市對于其中8條留言反映問題的調查整改反饋。
7月15日,本報9版還推出了《交通設施不靈 安全存隱患》板塊,刊發了市民關于斑馬線不全、交通標線缺失等問題的留言8條。7月22日,本報8版刊發了市北區、城陽區、西海岸新區對于其中5條留言反映情況的調查情況反饋。
8月12日,本報7版推出《雨后道路多坑洼》板塊,共刊出反映道路坑洼、積水問題的市民留言8條。8月18日,本報通過二維碼鏈接刊發了市北區、西海岸新區、嶗山區、即墨區關于其中6條留言反映情況的調查情況反饋。
9月2日,本報8版推出《設施不全,行人抱怨》,刊發了市民關于交通設施不全影響市民出行的留言12條。
出行問題·編輯說
讓出行成為“享受”
出行便利是衡量一個城市生活舒適度、幸福度的重要指標,也是市民在這個城市生活得心氣高、心氣順的關鍵保障之一。近年,我市在改善道路設施、優化交通線路、提升交通品質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居民出行便利程度顯著提高,為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強力支撐。
但我們也理當看到,隨著城市擴張,在便民出行的許多細節方面,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比如,一些道路坑洼不平,一下雨居民就寸步難行;有的道路占道經營問題嚴重,高峰期過往車輛擁堵不堪;一些交通場站設施不全,影響市民的出行體驗;一些區市道路設施不完善,公交線路不合理,影響市民出行效率……這些問題看起來不大,但日積月累,必然會成為周邊居民和過往路人的“心頭堵”。
道路交通是否順暢涉及到方方面面,事關每一個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未來,除了相關部門發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勢,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規劃建設各種交通重要設施外,各相關區市、部門也應該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對市民關注的交通出行問題,從細節入手,向深處挖掘,從局部出發,向整體發力,發現問題,補齊短板,完善道路設施,整治交通標識,優化公交線路,改善居民出行條件,努力為市民創建干凈、整潔的城市出行環境,讓出行真正成為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