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2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大學實體腫瘤及臨床轉化研究院揭牌暨華賽伯曼融資簽約活動在藍谷舉行。

儀式上,深圳澳銀資本、青島馬焦雷資本、廈門豐泓投資各方授權代表與華賽伯曼簽署融資協議。青島大學、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華賽伯曼共同簽署青島大學實體腫瘤及臨床轉化研究院共建協議。青島大學實體腫瘤及臨床轉化研究院揭牌。

目前實體腫瘤的治療存在大量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TIL(腫瘤浸潤淋巴細胞)療法歷經30多年的發展,國內外已有大量數據支持其在實體瘤治療中的療效。如果把人體免疫系統對癌癥的反應比作一場戰爭,TIL就是從身體各處奔往前線,與癌細胞作戰的“戰士”。
華賽伯曼2019年3月在藍谷注冊落地,致力于細胞藥物研發,其中,由張友明院士領銜的細胞產業化研發團隊,在針對實體腫瘤的TIL藥物研發方面成果突出,處于行業領先水平。華賽伯曼實體腫瘤的TIL藥物具有顯著創新性,鑄就了核心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已申報多項國內發明專利,擬提交多項國際專利。目前,該藥物研發推進快速,即將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

華賽伯曼和青島大學、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聯合組建青島大學實體腫瘤及臨床轉化研究院,與澳銀資本等資本方成功牽手,將構建創新創業共同體,探索科研成果轉化新模式。
當天揭牌的青島大學實體腫瘤及臨床轉化研究院,以共建、共管、共享模式組建,這種面向轉化醫學的新型研究機構極具創新性,順應現代醫學發展新趨勢和國家臨床轉化的重大需求,搭建了醫藥企業、醫學基礎科研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將極大推動實體腫瘤防治和新型藥物臨床轉化,造福廣大腫瘤患者。(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濤 文/圖)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