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2日訊 10月20日到23日,“向海而生”藍色海洋教育現場交流活動暨山東省首屆中小學生海洋知識競賽省級決賽在青島三十九中舉行。今天在現場,青島市海洋教育資源成果展、山東省海洋教育典型經驗交流、青島2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與省內其他地市20所學校結對簽約等系列活動舉行,青島市海洋教育經驗也將在全省推廣。

“面對新時代對教育變革的呼喚,青島三十九中海洋教育將圍繞國家人才培養目標,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同時,擴大海洋教育成果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依托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融合青島市優質海洋教育資源,推進大學與高中聯合育人,探索基于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融合的海洋創新人才培養的實施模式。”在海洋教育典型經驗交流環節,青島三十九中校長尹遜朋圍繞“持續推進育人方式變革,培養海洋強國創新人才”主題,從海洋特色教育、課程設置、育人方式等方面做了交流發言,分享了學校在海洋教育方面的經驗和做法。除此之外,市南區教體局、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等單位也分享了海洋教育的典型做法。

打造全國海洋教育創新高地,發揮青島市海洋教育優質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青島的優質海洋教育資源向全省輻射,特別是幫助內陸地區學校開展海洋教育,讓更多孩子受益。藍色海洋教育結對簽約環節,青島二中、青島實驗初中、青島三十九中、市南區實驗小學等2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學校與省內其他地市20所學校“牽手”,未來青島學校將向簽約學校輸出海洋教育經驗、成果,通過授課、講座、課程建設等方式幫助簽約學校開展海洋教育,還將協助簽約學校開展海洋教育實踐活動。“青島在海洋人才培養方式和海洋教育辦學模式方面做了有益嘗試,青島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積極與全省各地開展合作,在課程共享、師資培訓、活動交流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支持,實現教育資源深度共享。”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邵學倫對青島的海洋教育給予了積極肯定的評價。
青島在海洋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據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介紹,推廣普及海洋基礎教育,青島組織編寫了國內首套從學前到高中全學段的海洋教育教材,中小學全面開設了海洋特色課程,成立了青島市中小學海洋教育集團。目前,全市有海洋教育特色學校100所、高水平海洋教育特色校20所、重點建設校13所,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3處,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28處,海洋教育研學基地16處。青島市中小學海洋節已連續舉辦7屆,每年參加海洋知識競賽等活動的學生達數十萬人次。做實海洋職業教育,整合全市資源,我市加強了港灣職業技術學院、遠洋船員職業技術學院、海洋技師學院等涉海學校建設,全市職業院校開設涉海專業近30個。做優做強海洋高等教育,青島先后與北京大學、上海海事大學等全國高水平院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天津大學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武漢理工大學青島研究院、四川大學青島研究院等一批海洋特色鮮明的高等教育機構建成運行。支持在青高校建設海洋學院,山東科技大學與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島科技大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共建海洋學院,全市涉海高校和高等教育機構已達到10余所,涉海專業在校生超過5萬人。推進“海洋+”融合發展,推進“海洋+國際化”“海洋+信息化”“海洋+軍民融合”,建設了全國首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在海洋教育領域的應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