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5日訊 日前,唐河路安順路打通工程全過程造價咨詢項目評審工作在青島和威海兩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順利完成,成為青島首個通過遠程異地方式開展評標的政府采購項目,標志著我市政府采購項目實現“遠程異地可評”。
“這次參加青威兩地的遠程異地評標工作,現場體驗感很強,幾乎感覺不到是在異地評標,通過順暢的音視頻技術,與青島當地的專家溝通起來毫無延遲感。”外地評審專家耿京海在提到此次參加遠程異地評標時說。
據悉,本次遠程異地評標項目預算金額達到了1000萬元,由青島作為主場,威海作為副場,通過建立遠程異地評標網絡通道與評審應用平臺,評審專家使用音視頻系統實現同步評審同步溝通,全程使用電子評審,最后專家通過“云簽”技術對評審報告進行電子簽章。同時兩地對于各自承擔的跨市遠程異地評標工作的主場、副場見證內容實現見證結果互認,評審過程的音視頻資料可全程儲存下載。
代理機構工作人員李龍飛高興地表示:“以前外地專家受路途較遠和疫情防控影響,不是很好抽取。現在交易中心通過技術開發實現遠程異地評標,為外地專家來青評審提供了很大便利,這次隨機抽取的6名專家全部來自青島市外,而且也節省了一筆不小的專家住宿費和交通費開支。”
“遠程異地評標的實現,有效解決了大額政府采購項目外地評審專家奔波的問題,節約了公共資源交易的制度性成本,有助于降低疫情防控風險,提高評審質量,有效提升大額政府采購項目采購效率。”青島市政務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負責人介紹。
除此之外,政府采購項目遠程異地評標的順利實現,有利于解決本地評審專家“熟面孔、圈子化”、冷門專業評審專家數量不足、大額項目外地專家往返難等問題,有助于評審結果更加公正公平。同時,有效擴大了青島市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朋友圈”,進一步增強了膠東五市的密切交流與合作,對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博)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