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6日訊 青島西海岸新區以建設“最美城區”為抓手,廣泛動員,讓市民、志愿者和黨員干部以主人翁的姿態投身到“創衛”工作中,形成“人人知曉創衛、人人支持創衛、人人參與創衛”的良好局面。
在長江路街道,“創衛”熱度在一天天升高。作為江山麗城居民管家的張勇,在她的微信群里,每到周五,都有不少鄰居報名參加志愿清掃活動,年輕居民掃小區,年紀大的分包晾衣架......有分工、有包片,為小區環境建設出一份力,大家熱情高漲。
長江路街道峨眉山路社區江山麗城小區管家張勇說:“她們(留守居民)就跟我們反映想為小區做一份貢獻,在社區幫助志愿者(清掃衛生)。我們在小區生活,對環境是有感情的,都是很熟悉的,我們就一起對環境衛生做一個清理。”
“創衛”為民、“創衛”惠民,張勇帶領著小區居民,積極投身“創衛”工作中,通過在小區張貼宣傳標語、發放“創衛”明白紙等形式,加強鄰居們對“創衛”工作的知曉率、參與度。
“創衛”工作既要全面,還要精準。長江路街道推行“先畫格子再繡花”工作制度,將21名干部分包到40個社區,每天帶隊一線“作戰”,現場解決問題。每個社區配備1名包社區干部,網格員、社區工作者、執法中隊、安監員、城管監管員等5類人員全部下沉社區,實現了“基礎力量一員一格,專業力量一員多格,聯動力量一格多員”的網格化服務管理。解決了242個居民小區的亂貼亂畫、亂堆亂放、圈占綠地等現象,與4600余家商戶逐一簽訂責任狀,明確標準要求,提高沿街商戶維護城市環境的自覺性。
長江路街道副主任劉運保告訴觀海新聞記者:“我們實行了全面動員發動、全面整治提升、全面巡查監督的創衛工作體系,同時采取疏堵結合的方式,積極發動“綠馬甲”、“紅馬甲”自發對道路進行日常巡邏、錯時值守及衛生清掃,不斷改善區域衛生條件?!?/p>
“創衛”不僅要“自掃門前雪”,還要管好“他人瓦上霜”。辛安街道實行全員監管制,建立了“紅馬甲大軍”,不分社區、不分你我。
辛安街道還通過在轄區主干道、人員密集場所、居民小區等處張貼宣傳掛圖、懸掛燈桿旗,使群眾抬頭就能看見“動員令”;利用社會治理“微鄰里”工作群、小辛發布平臺、微信公眾號以及社會治理流動車、社區大喇叭、LED顯示屏等反復宣講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做好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工作的重要意義,提升群眾文明行為的自覺性。
迎衛復審工作開始以來,西海岸新區聚焦城市管理突出問題,從“治臟、治亂、治差”入手,全面組織治理占道經營、亂搭亂放等“管理頑疾”,強化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的綜合整治,實現“面子”與“里子”的雙提升、全覆蓋。重點對老舊小區、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及車站周邊實施全方位整治,截至目前共累計檢查“八小場所”5.3萬處,清運垃圾4.2萬噸,整改損壞廣告牌4271塊、工地圍擋1263塊,發放病媒生物藥品160余萬元,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實現較大改觀。
西海岸新區迎衛復審綜合協調組副組長黃華說:“我們從各成員單位抽調30名精干力量組建5個督查組,實行集中辦公、統一調度,并建立“日通報、周督辦、月調度”工作機制,每天深入農貿市場、工地、物業小區等開展無縫隙、全覆蓋督查,每天匯總督查發現問題,實施掛圖作戰,督促責任單位3天完成整改。同時,每周組織“回頭看”,落實整改情況、全面查缺補漏。截至目前督查發現問題2萬余個,到期整改率達到98%以上。(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吳夢婕 通訊員 胡亞林)
責任編輯: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