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6日訊 今天上午,青島市歷史城區招商推介會在市北區新金融產業園舉行。現場,市南區、市北區歷史城區分別進行推介,發出“城市合伙人”邀請。當天,18個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文創、民宿、跨境電商等多領域。青島市副市長、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執行總指揮張軍出席并致辭。

本次推介會以“百年青島 活力煥新”為主題,由青島市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指揮部主辦,市南區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分指揮部、國際郵輪港區改造更新和市北區歷史城區保護更新分指揮部協辦,青島市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最廣維度尋求“城市合伙人”,打造資源集聚平臺,實現優質業態持續導入。
青島擁有28平方公里歷史城區,其中6.9平方公里核心區域內,聚集了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5處,文物建筑近千棟。目前,全市已完成約10萬平方米歷史城區保護更新,還有在建項目13萬平方米,計劃2023年全面完成。作為歷史城區主要承載地,市南區、市北區結合自身資源稟賦,運用“政府+平臺公司+社會資本”方式,以建筑修繕和產業導入賦能老城復興,打造歷史城區有機更新典范,探索老城復興的青島模式。
其中,市南區突出產城融合、強化文脈延續,搭建“1+3+N”空間架構,重塑中山路文化軸心功能,以文化力提升發展力,以民俗風情區、歐陸風情區、濱海風情區三大主題區和N 個街區里院項目為抓手,打好西部老城“文化牌”。去年,市南區開始對寧陽路銀魚巷進行改造,積極探索“新文化+新模式”“好主題+好設計”的雙驅動城市更新路徑,銀魚巷街區“老城潮街”品牌形象凸顯。
市北區在建設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的背景下,對歷史城區“產業再定位”,瞄準“四新”經濟,用產業升級、文化引領、城區品質優化為歷史城區發展空間換“芯”,創新中心核心區辦公室進駐歷史城區,在項目一線抓產業、導流量、解難題、抓落實。四方路街區是青島市里院建筑最為集中的街區,計劃打造RCEP工業設計街區、青年文化街區、里院記憶和尚街里國潮特色主題商業街區,目前,南片區已引入15個產業項目。館陶路已吸引春光里、洪泰山海會和新金融產業園等龍頭企業,加快推進休閑商務配套,打造RCEP金融主題街區;上海路-武定路街區正加快推進RCEP商務商事中心項目,打造RCEP國際商務街區。
一系列成績印證了歷史城區保護更新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下一步,青島13片歷史街區將協同推進城市更新,錯位拓展產業空間,集聚產業資源要素,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全面開放的姿態融入區域經濟布局;不斷完善城市基礎功能,打通老城區產業發展的堵點,加快聚集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同時,相關區市、部門將持續深入一線,以產業升級與項目落地為抓手,扎實推進相關工作,助力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讓百年老城區煥發新活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 通訊員 任延奎)
責任編輯:馬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