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0月26日訊 說起數字經濟,杭州、深圳這些城市總是會第一時間被想到。淘寶、微信……大量改變我們生活的數字經濟創新應用都從這里誕生,而青島似乎離這些創新有點遠。但未來,在工業互聯網驅動下,青島卻有望異軍突起,成為國內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之一。 參加了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首日活動,便不難得出以上預判。
10月26日至27日,2021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在海天大酒店舉行。26日,9場平行論壇先行啟動,圍繞工業互聯網催生的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等進行探討,生動的案例和來自一線的智慧分享展示了數字經濟前沿趨勢,一項項成果和合作正在標定青島數字經濟的重要方向。
平臺經濟開啟新窗口期
要說數字經濟,就不能不提平臺經濟。
淘寶、天貓、今日頭條……這些消費互聯網平臺帶來的巨大平臺經濟效應正是過去若干年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內核和驅動力。進入工業互聯網時代,平臺經濟更值得期待。
中國信通院兩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平臺組主席劉默表示,隨著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的日益發展,工業互聯網平臺正從技術工具轉為商業工具、價值工具。
“構建了平臺之后會發現其實某種程度上我們構建了一個雙邊或者是多邊市場,可以組織生產、定義商業模式,甚至是創新商業模式?!眲⒛榻B,很多平臺非常強調打通客戶洞察行為、捕捉市場機會、響應市場機會,通過AI工具快速構建應用,抓住這樣的商業機會。
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的是,工業互聯網的場景和需求更碎片化,不可能誕生超級“萬能”平臺,反而會孕育出比消費互聯網更多的細分領域平臺,這也就意味著更多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消費互聯網時代“平臺為王”的規則將被顛覆。正如中智智庫理事長、研究院院長新望談到,工業互聯網時代場景為王,場景在哪里,哪里就有價值。這意味著,單純依靠流量驅動的消費互聯網平臺經濟規則并不能完全適用于工業互聯網時代,只有將每一個細分場景與平臺深度融合,價值才能激發。
劉默表示,未來的發展趨勢更應該基于平臺體系形成平臺之間的生態合作。平臺是分層的,可能有一些平臺是做通用云、大數據的能力,有一些平臺在基礎之上構建行業級的平臺,行業級的平臺之上面向場景做APP開發和設計,最終面向制造企業交付的時候有系統集成、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我們通過接力棒的方式滿足差異化和碎片化的場景需求。
青島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經濟上發展勢頭良好,越來越多“生面孔”涌現出來。
今天現場參展帶著高鐵行業智能工廠案例參展的青島華正信息科技就是其中之一。結合當前大多數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和數字化轉型面臨的突出痛點,華正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和一流工業互聯網研發資源,自主研發了Tunny PaaS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工業互聯網應用解決方案,平臺通過軟硬件設備的集成聯動、數據共享。
據介紹,華正Tunny PaaS工業互聯網平臺從大數據分析出發,圍繞園區、廠房、產線、設備四個維度,兼容多類工業通信協議,可實現生產裝備、裝置和工業產品的數據采集,構建數據孿生智慧工廠,實現數字孿生“感能”“視能”“數能”“圖能”“算能”和“管能“六能管理體系,進而為整個企業實現以用戶需求驅動、滿足互聯網時代大規模定制的工業互聯網模式鋪平道路。
除了高鐵領域,平臺還在化工新材料生產、遠洋運輸、智慧港口建設等工業(產業)領域實現推廣應用,成為當前行業內具備強勁投入與產城能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服務支持系統。
強強聯合,生態共創
越來越多信息數字企業,正將青島視為創新的前沿陣地。
比如,舉辦了數字經濟助力產業共創論壇的騰訊云。在工業領域,騰訊云已經針對制造等場景,開發了封裝有大量生態伙伴產品的快速部署工具,同時也布局了能夠支持企業轉型與創新云原生數字底座。此次在大會上舉辦論壇,無疑從側面反映出騰訊云對青島工業場景的看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面對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新機遇,它們還從單打獨斗轉變為生態共創。
也是在數字經濟助力產業共創論壇上,海信、海爾科技、卡奧斯創智物聯、騰訊云、創新奇智、科大訊飛、以薩技術、杰正澤潤、新華三、華炫鼎盛等10家企業聯合啟動了數字經濟創新(青島)實驗室,開啟數字經濟產業共創新模式。
實驗室以數字經濟促進產業發展為目標,匯集了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5G、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先進技術,聚焦數字經濟政策、產業、技術和應用研究,整合智庫、行業機構、科研院校、龍頭企業等優質資源,著力締造新一代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生態圈,助力青島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實驗室的啟動標志著依托實驗室資源共享平臺,成員可以合力解決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性、共通性、瓶頸性技術問題,加強對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產業化對接融通的源頭支撐,相信數字經濟創新(青島)實驗室必將助力青島成為世界數字經濟創新策源地,加速數字化經濟的高質量蓬勃發展。
區域協同朋友圈再“擴容”
區域間協同創新,是現代產業的重要特征。數字經濟涉及要素多、范圍廣,區域間協同創新的空間更大,能產生的效應也更強。
26日,青島工業互聯網區域協同創新朋友圈再“擴容”。區域協同生態伙伴論壇上,安徽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與青島市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于簽署“皖、青”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戰略合作,共同探索工業互聯網區域協同的新路徑,充分發揮產業聯盟、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對接與橋梁作用。

與此同時,滬深青三地以及膠東五市間的工業互聯網合作也進一步深化。
滬青深三地專家、企業暢談了一年來合作的感受和心得,表示一方面可以從資本、技術、創新等方面協同大灣區、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區聯合發展;另一方面可以從滬深青三個城市引領中國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發展的一個龍頭城市。對于三地行業協會來說,應該繼續加大“化學融合”、探討滬深青項目進一步落地,繼續推動三地數字思維、互聯互通、融合創新、共贏生態。
下一步,滬深青及安徽等工業互聯網行業協會將支持龍頭企業、技術服務機構開展開源社區、開發者平臺和開放技術網絡建設;支持制造企業、互聯網企業、研究院所、高校等合作建設工業互聯網創新中心,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標準研制、試驗驗證等;支持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集聚地區特色資源,改造提升現有工業產業集聚區工業互聯網相關設施,實現區域內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不斷在工業互聯網平臺、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通用產品、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深入探討與合作。

膠東五市工業互聯網賦能高峰論壇上,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膠東五市深度行啟動。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是工信部批復的全國首批7個國家級體驗中心之一,本次深度行將依托膠東五市資源,發揮體驗中心的平臺優勢,聯合國內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網絡、安全服務商制定系統化、體系化培訓課程,采用實地參觀、座談交流、高峰論壇、場景體驗等形式,面向膠東五市組織召開工業互聯網生態現場會,加速工業互聯網推廣應用,進一步打造產業生態。同時啟動的還有數智賦能企業董事長工程,將在一年內,以研習會、方案共創等形式,由數字化轉型專家和實戰經驗豐富的知名企業CIO以及咨詢領域的頂級專家,對標企業所在行業,共同賦能企業一把手。(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文 傅學軍/圖)
責任編輯:管佳宇